丝绸之路上古代宗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丝绸之路上古代宗教

丝绸之路上古代宗教   [摘要]文章依据文献史料,详细论述了古道丝绸之路陆路之穿越戈壁绿洲的西域丝绸之路和跨越北方荒野草地的草原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其中尤其对西域丝绸之路的南、北、中道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叙述,认为西域丝绸之路南、北道是在古代东西各宗教传播发展的地区。同时,还认为西域丝绸之路是传承古代东西文明和东西诸文化的金桥。   [关键词]丝绸之路;古代宗教;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B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2-0013-04   自古从我国中原内地向东、南、西、北四方能流通经济、贸易、商品的要道和交流友谊、文化、宗教的孔道,我们称其为“丝绸之路”。众所周知,新疆古称“西域”,它是我国古代新疆以及中亚地区的统称。这块地方面积广大,自古就是东西方商贸主道,更是宗教文化交流通道。在历史上该领域有条闻名于全世界的丝绸之路古道。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分辽阔陆路和汪洋海路两类。其中陆路有穿越戈壁绿洲的西域丝绸之路、跨越北方沙漠和草原的草原丝绸之路、西南有在巍峨的崇山峻岭中交错的西南丝绸之路。西域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里程碑。它基本上经历了我国历史上的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和匈奴汗国、鲜卑汗国、柔然汗国、突厥汗国、吐蕃、回鹘汗国、准噶尔汗国等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草原汗国时期。丝绸之路在西域和北方先后经历了两千余年的辉煌历程。关于丝绸之路要道,我国学者武伯纶先生在《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一书中说:“中国在汉、唐时期,形成了一条从当时的首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一直通往中亚、南亚、西南亚以至欧洲的交通大道。它对于建立各国人民的友谊和沟通商业贸易,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由于当时的输出物中,大量的是中国独有的丝绸,后来欧洲人便把这条道路称为‘丝绸之路’。”{1}这是很科学的论证。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历史,西域与我国的万水千山之间有一脉相承的因缘关系。从汉朝开始,我国中原内地就与西域有了密切的交通来往,当时西域有三十六国,水草丰茂,牛羊遍地,骏马欢腾,商旅不绝。我国古代的《山海经》、《穆天子传》、《史记》、《汉书》等许多古籍都记载了西域的山川地理与风土人情。古代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国家,中外文化的交流主要就是依靠西域古道丝绸之路来完成的。丝绸之路沿途诸民族和宗教的历史有其自身社会发展、兴衰的规律,但是,它们必然或多或少地受到丝绸之路的影响,有的影响还很大。文献研究表明,早期沿丝绸之路从西向东,大致有希腊古文献所称的斯基泰人、萨尔马提亚人、稍后的帕提亚(即安息)、巴克特里亚(即大夏)、粟特(即昭武九姓)、大月氏、乌孙、西域三十六国、氐、羌、吐谷浑、吐蕃以及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蒙古族等人和民族。他们虽然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但也深受东西方诸文化的影响。如南亚印度佛教,西亚、中亚流行的景教、祆教、摩尼教,和稍后兴起的伊斯兰教等精神文化对他们的影响;从我国中原内地向西传播的汉族的传统儒学以及包括丝绸、漆器、造纸、火药、印刷等物质文化对他们的影响等。   在我国古代,河西走廊一直处于丝绸之路的咽喉位置。这里的畜牧业本来就很发达,汉初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当时移民屯垦,兴修水利,农业生产发展得很快。由于丝绸之路的发展,河西四郡成为重要的贸易市场。例如隋代,西域商人在张掖互市,隋命裴矩驻张掖主管通商事务,裴矩向商人访问西域诸山川风俗,写成《西域图记》三卷,以敦煌为中心,分三道向西:从伊吾(今哈密)起为北道,从高昌(今吐鲁番)起为中道,从鄯善(今青海乐都)起为南道。这是唐以前关于丝绸之路最完备的记载。在河西走廊最西端与新疆交界的地方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的枢纽和各种文化交流中心――敦煌。这是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以佛教艺术宝库和历史文化宝藏而闻名于世的莫高窟就在此。   据有关史料记载,除河西走廊以外,吐谷浑统辖的青海境内之乐都、湟源、都兰、乌兰等地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孔道。1956年,在西宁解放路发现波斯萨珊王朝菲鲁斯王时代(459~483)银币76枚。结合文献记载,经青海向北越祁连山至张掖或向西经柴达木盆地到今新疆,是公元4世纪以后甚为通行的重要路线。   两汉时期,丝绸之路主要分为南、北两道,敦煌是南、北两道的起点,因为前面有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阻隔,所以道路很自然地沿着大沙漠的南北两侧,这是分道的根本原因和南北道命名的由来。   南道从阳关(今甘肃敦煌西南)西行,沿着南山(今昆仑山脉)北麓,经鄯善(今若羌东)、且末(今且末西南)、精绝(今民丰北)、?弥(今于田东)、于田(今和田南)、皮山(今皮山一带)、莎车(今莎车)等地,越过帕米尔高原,到达大月氏、安息(伊朗)。   北道从玉门关(敦煌西北)西行,沿着北山(今天山山脉)南麓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