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红楼 新青年大本营背后人与事.docVIP

北大红楼 新青年大本营背后人与事.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大红楼 新青年大本营背后人与事

北大红楼 “新青年大本营”背后人与事   红色砖墙、红色窗棂,是眼前这幢坐北向南的北洋风格建筑明显的外部特征,附近的居民都知晓她更承载着红色的历史烟云。   北大红楼是一座地下一层、地上四层的凹字型的建筑。民主、科学的旗帜曾在这里被高高擎起,自这红楼里曾先后走出了李大钊、陈独秀与毛泽东这三位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也自这里走出了像蔡元培、胡适、鲁迅等一位位近代中国响当当的文化人物。   拜谒红楼的时候,看到不少青年学生涌入红楼。他们聚精会神观看图说、聆听讲解的肢体语言,让人看到五四精神正在得到传承,这种精神宛若长了翅膀,又走出了红楼……   各路新文化英豪齐聚红楼   北大红楼旧址现在是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一楼是对外开放的展览馆,其一间书库旧址被布置成蔡元培的办公展室。据考证,蔡元培的校长办公室原本是二层的某个房间。   1917年1月9日是个飘雪天,由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的新校舍红楼正在施工。不远处的沙滩后街的马神庙公主府,一个戴眼镜留着小胡子的清瘦浙江人,正在进行校长就职演说。他就是去年底到任的该校第5任校长蔡元培。   就职演说中,蔡元培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长。蔡元培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要求学生从此以后,一定要抱定为求学而来的宗旨,“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到北京大学任职后,蔡元培认为要打破北大的旧习惯,不仅在改变学生的观念,还应“从聘请积学而热心的教员着手”。就职不久,他提出了“兼容并包”的思想,开创了教授治校的管理方式。   穿着西装,左手拿着一卷书,右手叉在腰间――这是陈独秀展厅的一尊栩栩如生的铜像,站像气宇轩昂。展厅里,陈列有北京大学的聘书、《独秀文存》,展示有当年《青年杂志》、《新青年》杂志的封面和所刊发的一些进步文章的原件。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筹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发表《敬告青年》的寄语,向青年提出“自主的而非奴隶的”、“科学的而非想像的”等6项建议。一年后,刊物正式改名为《新青年》。在读者中,新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萌发了特邀陈独秀担任北大教授的愿望。   蔡元培当年是上海暗杀组织光复会会长,陈独秀是安徽反清组织岳王会会长,两个会长曾经有过一面之交,彼此留有印象。陈独秀来北京为杂志拉赞助期间,蔡元培三顾茅庐,都因陈在睡觉而未见成,最后索性搬一只小板凳坐守于门外,直待陈醒来,蔡方入室相见。拳拳之忱,终于将这位新思想的领军人物请进红楼,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当年,蔡元培还特地为陈独秀假造了一份履历,说他是“日本东京日本大学毕业,曾任芜湖安徽公学教务长,安徽高等学校校长”,以此获得教育部的批准。继而,《新青年》编辑部随之迁至北京。   1917年11月,李大钊受聘北京大学。1918年1月,他接替章士钊任图书部主任。10月,北大图书馆由该校后院迁入落成不久的红楼第一层。周作人在北大红楼授课之余,经常去图书馆主任室与李大钊聊天。   红楼一层东南角的套间就是李大钊当年的办公用房――外屋会客、里屋办公。他为人友善质朴,不少师生都喜欢到这里聊天。罗家伦在回忆中写道:“无师生之别,也没有客气及礼节等一套,大家到来大家就辩,大家提出问题来大家互相问难。”   李大钊不仅是我国共产主义思想最早的传播者,还是一位成就斐然的图书馆学家,现在被誉“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李大钊在北大图书馆任职期间,经常从书架上取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指导进步学生针对中国革命问题,有的放矢地阅读,从而又将被动的借阅图书馆变为主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前沿阵地,成为传播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中心。   蔡元培以“学诣为主”,罗致各类学术人才,使北大教师队伍一时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他在北大给教授们搭建了一个自由且自治的平台,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鲁迅、李大钊等各路新文化英豪,才从四面八方向红楼集合,继而拉开了一场反对两千年中国封建文化的启蒙运动。   五四运动的指挥部   红楼的盛名,源于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中,李大钊与陈独秀同是领军人物,当时流传一首嵌名诗盛赞两人曰:“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孤松(李大钊曾用笔名‘孤松’)独秀如椽笔,日月双星照古今。”   1918年12月3日,在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钱玄同、李大钊等师长的直接指导与帮助下,进步学生在红楼一楼东北角紧邻李大钊办公室的活动室里组织“新潮社”,成为《新青年》的友军。参加的进步学生有:傅斯年、罗家伦、杨振声、顾颉刚等。蔡元培曾亲自为杂志《新潮》题名,新潮社是北大第一个学生社团。   这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5月3日,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从巴黎和会传来,群情激愤,北大学生当晚与各高校学生代表在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