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蛙山区养殖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北林蛙山区养殖研究

东北林蛙山区养殖研究   摘 要:东北山区林蛙分布广泛。由于养殖技术不科学、不规范,养殖参数不明确,导致孵化率低,蝌蚪瘦弱,变态后登陆幼蛙的适应能力差,存活率低,林蛙的蓄积量减少。本文可以帮助业户明确目标,规范养殖,提高孵化率,增加蓄积量,增加养殖收益。   关键词:东北;林蛙;山区;养殖   中图分类号:S966.35 文献标识码:C   1 生态环境   1.1 林相条件   树种繁多、植被茂盛的天然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森林覆盖率大于70%。森林类别为原始森林或次生林,森林结构为上有乔木层,中有亚乔木和灌木层,并有藤本植物伴生,下有繁茂的草本植物层及枯枝落叶层。   1.2 气候条件   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5℃左右,无霜期90~140d,年降水量600~1300mm,林下相对温度85%左右。   1.3 水源条件   蛙场内要有终年流淌的天然河流或小溪,河宽小于5m,河长1km以上,水质清晰,水体无污染,pH值为6~7,含氧量4mg/L左右。   1.4 地形条件   三面环山形沟、扇形沟、两山夹一沟或一面向水的山坡,且远离屯落、村庄和工厂。   1.5 土壤条件   微酸性至中性土壤,土质肥沃,腐殖质层厚,含水性强。   2 蛙场的类别划分   3 蛙场的设施   3.1 管理室   依蛙场大小及与孵化池、越冬池的相关性,因地制宜,建1处或多处看护房,以满足养蛙生产和护蛙人员居住为原则。   3.2 孵化池   依蛙场有效放养面积及载蛙量等因素确定孵化池总面积大小,选择河流中下游便于引水区域因地制宜修建1处或多处孵化池,单池面积不小于40m2,排灌方式为单排单灌式,池深60~100cm。   3.3 变态池   当蛙场面积超过4个养蛙单位,且大范围、长距离没有孵化池和越冬池分布时,应选择沿河岸适于幼蛙生存的地段每隔500m左右修建1个或数个变态池。单池面积不小于50m2,池深不低于50cm,池形为底深,缘浅的锅底形;   当蛙场内建有多个且分布较均匀的越冬池,或蛙场面积低于4个养蛙单位时间可不修变态池和蝌蚪饲养池,而直接用孵化池养蝌蚪至变态上山。亦可利用山间天然“泉眼”、池塘、湿地改扩建来修建变态池,变态池在蝌蚪变态期要确保不干枯。   3.4 越冬池   在蛙场内选择沿河、易于引水的低洼地域或适于拦河筑坝的河道修建越冬池。要确保有可靠措施和手段控制进水和防洪。依据山沟的长度,越冬池相间间隔500~1000m,池深不低于2.0m,水深在1.5m以上,单池面积不低于2000m2。越冬池总面积应占蛙场有效面积的0.1%左右。同时应确保越冬池冬季有流水,且池底、池边不渗、不漏。   根据需要,适当调节水位,越冬池可兼作蝌蚪孵化池、变态池、饲养池来使用。   3.5 蝌蚪养殖池   根据需要可单独修建蝌蚪饲养池,规格通常为20m×5m。各养殖池两侧分别设有注水道和排水道。亦可采用孵化池、越冬池兼作蝌蚪养殖池。   4 种蛙选择   4.1 种蛙形态标准   外形完好、体态健壮、动作灵敏、无畸形、无损伤,背部皮肤黑褐色并有黑斑,背上部正脊处多有一“∧”或“八”字形黑色条纹。雄蛙腹部为黄褐色,由腹至下颚渐为白色,前肢粗壮,婚垫大而明显,身长5~8cm,体重25~35g;雌蛙腹大而丰满,腹部红黄色或带有土灰色,肤色明显深于雄蛙,身长6~9cm,体重为40~60g。指标见表2。   4.2 种蛙蛙龄选择   2龄以上的林蛙就具有繁殖能力,但是,不同蛙龄其产卵能力相差很大。为保证养殖质量,在养殖实践中,通常选择蛙龄为3~5a的雌性林蛙和雄蛙作为种蛙。雌雄比例为1:1最好。雌蛙所产的卵团,其卵粒为1000~2000粒,卵团产后经48h充分吸水膨胀,每团重500~1000g,卵团应清晰透明,卵粒呈正黑色,且分布均匀、晶莹明亮。   5 孵化养殖指标   5.1 卵团   卵团孵化密度为5团/m2左右。将同一时间所产的卵团或近3d所产的卵团为一批,然后分别分批投放于各孵化池中孵化,以期达到蝌蚪大小均匀性要求。不可将产卵时间间隔超过3d以上的卵团投入同一孵化池中,防止先期孵化出的蝌蚪吃掉尚未孵化的蛙卵,同时,避免孵化后期大蝌蚪吃掉相差悬殊的小蝌蚪,而影响养殖。   5.2 水位温度   蛙卵适宜的孵化水温为10~15℃左右,可通过水位调节加以控制,一般水深控制在30~50cm。研究表明,低温孵化有利于雌性林蛙比例的提高。但是,孵化期长。   5.3 蝌蚪   蝌蚪体长通常5~7cm,体重2.0~3.0g,蝌蚪群大小基本一致。孵化养殖管理好,蝌蚪体重可达5.0g以上,同时活力旺盛,食欲极强,视觉、听觉灵敏,有极强的避险能力,蝌蚪变态后,个体大,适应性强。蝌蚪发育期通常40~55d。   5.4 蝌蚪饲料配比   根据蝌蚪杂食性特点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