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共生有效阅读教学路径及追求
共生有效阅读教学路径及追求 【摘 要】“共生”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力图构建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师本、师生、生本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良好学习氛围的持续生成,追求在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繁荣,共同推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共生”能够以活激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促使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提升,从而追求有效阅读教学的常态化。 【关键词】阅读教学 共生 有效 课程实施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学习方式的转变,应指向学生的发展,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本色语文”创始人、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在《语文的原点》一书中提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共生理论”,指出“它是生物学科的重要理论之一,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发展,是语文课堂中教师、学生、文本、编者、作者之间平等的多元对话,是以活激活、共生共长所达到的平衡状态,是在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繁荣”。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尝试通过师本、师生、生本、生生等“共生”路径,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追求有效阅读教学的常态化。 一、师本共生,杜绝阅读教学的无谓低效 共生教学中,教师要先“生”和先“活”,先“生”,即教师的学习体验,学习发现;先“活”,即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创造。冰心说过:“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一旦偏离“共生”情境,不管课堂多么精彩,都是无谓低效的,甚至会误入歧途,变为“死湖”和“空壳”。 笔者曾在某中学听过《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教师以“品佳肴”的话题导入品诗,别具一格,又很轻松地进入课题。随后他以周瑜和苏轼的对比切入本课,不落俗套。 学生正在按老师的要求,概括对周瑜的印象:英姿飒爽、年轻有为、器宇轩昂、卓越不凡……接着概括苏轼的形象,这时候教师用幻灯片出示了两个头像:一个是一身戎装、英俊潇洒的周瑜,一个是身着长衣、须发花白的苏轼。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老态龙钟。随后顺势让学生分析此时苏轼的心理活动,课堂很是热闹。最后教师笑盈盈引用了赵本山小品的话总结说:“人与人的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众人哄堂大笑。教师出示幻灯片,利用表格显示两者的鲜明对比。板书苏轼的情感:“郁闷”“愤懑”,然后板书“落差”。渐渐地,笔者感觉有点不对味,还剩九分钟就要下课了,看了一下教师的教案,这堂课还有三分之二没上! 也许是太爱苏轼这位大诗人,我对苏轼关注较多:苏轼21岁中榜眼。如果不是欧阳修以为这种绝佳的文章一定是他的学生曾巩所做,为了避嫌给他定了第二名,那他实际上是状元。后来欧阳修向他说起此事,苏轼并不以此为意,这又是怎样的胸怀!这一年他和弟弟苏辙同中进士,一时名气满京华,若论少年得志他一点不亚于周瑜。即使后来宦海沉浮,苏轼也从来都是保持着一颗赤诚之心:兴修水利,改革弊政,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即使年龄老大又被贬谪到荒蛮之地儋州(今天的琼州海峡),依然保持着一颗豁达乐观的心。这样的境界不是一般人所能有的。而且苏轼在诗、词乃至书画方面都是当时也是后世之翘楚,可以说是“三栖之秀”,这在中国文坛上是屈指可数的。一个是生逢乱世、统帅三军、运筹帷幄的沙场英雄,一个是盛世凡尘、满腹诗书、心忧天下的文坛巨匠。笔者以为,苏轼和周瑜完全没有可比性!就这首词来说,苏轼在此提到周瑜,更多的是钦佩、赞赏,以及随着滚滚流水东逝联想到自己,表达人生如梦的感慨!我不知道这节阅读课在学生们心目中会留下怎样的一个穷酸、失意的悲催苏轼?!如果他九泉之下有知,会作何感想?也许此后的教学设计,这位老师会还苏轼以本来面目,会还原这首词的本来境界。但是可惜的是在这节课看不到了,而本来我们是可以看到的! 亚里士多德曾说“整体大于它各个部分总和”,教师应当把文本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放在时代与历史的背景下,先“生”先“活”,组合课内和课外的内容,赋予教学内容以新的内涵,但绝不是生成自己偏狭甚或颠覆性的体验,尤其是经典阅读的课堂,应让经典成为经典! 二、师生共生,准确驾驭阅读教学的焦点 教师和学生的共生,是两种课堂主体之间能量的双向交流和平衡。即以教师的学习生成激活学生的学习生成。它要求,教师的备课不是一个简单的熟悉教学内容的过程,也不是简单地把教材内容和教参内容变为教学内容的过程,而是以自己在读写活动中生成的独到而鲜活的教学内容来驾驭“焦点”,发现讨论有所偏离,要及时纠偏;出现冷场,要善于分解,巧妙暗示,从而激活教学过程,激活学生的学习,激活学生的学习生成,正所谓教学相长。 笔者亲历过这样一堂阅读教学课: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虽然是初次执教,但文中主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卫生院医保管理制度汇编.docx
- 高速公路边坡养护技术规范.docx VIP
- 川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信息科技 7.7科学合理使用网络 课件.pptx VIP
- 【完整正版高清】T_CFLP 0016-2023《国有企业采购操作规范》【2023修订版】.doc VIP
- 软件开发 新产品软件转产申请表模版.doc VIP
- 企业合规管理负面清单97条与企业合规风险清单60问.docx VIP
- (高清版)DB1305∕T 104-2024 城市街角开敞空间设计规范.pdf VIP
- 浴霸面罩模具设计(附全套图纸).doc VIP
- 土地设计咨询技术服务费参考方案——〔2025〕32项土地技术服务收费标准.pdf VIP
- 活禽供货合同5篇.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