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东方号沉默海上浮城
大东方号沉默海上浮城 早在1886年,英国发行的《工程技术》杂志曾这样写道:“工程技术的贡献大于战争和外交;它的贡献大于教堂和大学;它的贡献大于抽象的哲学和文学。”工程师承担的重要角色不言而喻,伊桑巴德?金德姆?布鲁内尔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BBC于2002年举行的“最伟大的英国人”的评选活动中,布鲁内尔仅次于丘吉尔,名列榜单的第二位。他所创造的成就归结于他天才般的头脑,同样源自于蒸汽时代的到来。 海上运输之争 1838年,“天狼星号”和“大西方号”蒸汽船完全利用蒸汽动力,分别以16天和13天半的时间横渡大西洋,预告了蒸汽船时代的到来。 “大西方号”正是出自布鲁内尔之手。当时,英国大西方铁道公司为了扩大公司业务,打算扩建铁路。作为大西方铁道公司的头号工程师,布鲁内尔建议不仅要扩建铁路,而且应该建造一艘蒸汽轮船,将业务扩展到大洋彼岸的美国。这个略显激进的想法最终得到公司的批准。 “大西方号”成功横渡大西洋后,大西方铁道公司决定再建造一艘与大西方号相当的船只,以应对日趋激烈的海上运输竞争。布鲁内尔趁热打铁,建议公司建造一艘更大的船只,也就是后来的“大不列颠号”。1843年,“大不列颠号”下水服役,英国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大并且最豪华的船只。 到了1850年,蒸汽船已在运送旅客和邮件方面胜过帆船,并开始成功地争夺货运市场。1883年,英国海上航行的蒸汽船总吨位超过了帆船。 挑战工业极限 1851年,伦敦举办了首届世界博览会。布鲁内尔与同在建筑委员会共事的造船专家斯科特?罗素讨论了联合建造一艘大型越洋蒸汽船的可能性。斯科特?罗素拥有自己的造船厂,他期待这艘船能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布鲁内尔则希望完成一个工业上的建造奇迹,让这艘巨型轮船成为英国的象征――一座华丽的海上水晶宫。 其实,在建造完“大不列颠号”后,布鲁内尔就决定在有生之年建造一艘挑战当时工业极限的巨轮。他的设计草图不仅超前,而且十分惊人。这艘巨轮的体积相当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的五倍,载煤量达到1.5万吨,巨大的蒸汽机需要两百个工人昼夜不停地添加燃料。这些庞大无比的机器高度超过4层楼,产生的动力总和达到令人生畏的8000马力。船壳由两层19毫米厚的金属板组成,满载的排水量达到了3.2万吨,能同时容纳4000名乘客,也可以载货6000吨。这样一艘钢铁巨轮,已经大大超出当时的造船极限。 而布鲁内尔坚忍不拔的毅力也是建造巨轮的保证之一,因为一旦他认定自己的方向没错,就会一往无前,绝不会轻易放弃。 1852年,布鲁内尔和他的助手来到伦敦,将他的设计方案送到了东方航运公司的股东手中,希望得到他们的投资。东方航运公司召开股东大会,讨论了建造这艘巨轮的可能性。 当股东们看到这个天方夜谭般的造船方案时,都被这个计划惊呆了。有人认为这样巨大的船既不可能被建造出来,也没办法在水上行驶。即使造出来,它也一定会沉到水下。还有人说:“这样大的船,如果遇到暴风怎么办,谁能保证它不会断成两截?”讨论结束后,有些股东退出了,他们认为出钱建造这样不着边际的客轮极具风险,会让他们的投资血本无归。但最终东方航运公司还是冒险批准了这个方案,他们觉得没准会在商业上获得巨大的成功。 造船矛盾重重 在正式开工之前,罗素的造船厂发生了一场大火。火灾给罗素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由于罗素并未给自己的造船厂购买保险,为了获得足够的建造资金来修复船厂,他只能向银行贷款。 1854年2月,布鲁内尔与罗素共同启动了“大东方号”建造工程。巨大的船壳使用了300万个铆钉以及3万块铁板,总共有大约12000名工人参加了“大东方号”建造工程,为了这艘巨轮的诞生,工人们必须与时间赛跑。当船体初具规模时,罗素的造船厂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人们竞相跑来参观这个好像“披着史前时代巨兽坚甲”的怪物。 在施工过程中,布鲁内尔对于工程要求十分严格,各个环节都要亲自把关,因此导致造船进度十分缓慢。一拖再拖的工期让罗素造船厂的财政变得恶化,因为只有在某些环节完成后,罗素才能收到下一个工期的工程款。罗素的资金越发紧张,这让他与布鲁内尔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最终,罗素造船厂因为缺少资金而宣布破产,“大东方号”以及整个公司都被银行接管。银行答应继续建造“大东方号”,但条件是必须按时完工。 有关“大东方号”如何下水,布鲁内尔与罗素也产生了分歧。罗素希望采用让船滑入水中的入水方式,布鲁内尔则坚持用铁链将船拖入水中。同时,布鲁内尔希望下水仪式不对外公开,以便他可以安静地指挥工人进行拖拽。然而,缺乏资金的东方航运公司却私下售出3000张新船入水的参观券,加上游客以及得到消息的民众,在入水仪式当天,一共有一万多人从各地涌来。 “怪兽”失控了 在入水前,公司临时将“大东方号”改名为“海中怪兽”,但是这一次,“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