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 中枢神经系统.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 中枢神经系统

听(感觉)性语言中枢----H 颞上回后部(22区、40区) 受损:感觉失语症(sensory aphasia) 听性失语症(wernick’s aphasia) 临床表现:会讲话、书写、看懂文字,但听不懂别人谈话。 视(感觉)性语言中枢----V 角回附近(39区) 受损:失读症 Alexia ,命名性失语症 anomic aphasia 临床表现:视觉良好,但看不懂文字含义,其他语言功能建全。 上述分工是相对的,常见数种失语症合并存在。 优势半球 人类90%以上以右手劳动为主,即右利手,左侧半球为优势半球,Broca区在左侧 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并与右手习惯有关 2-3岁前左右半球损伤无明显差别 成年人受损很难重建优势 左利手语言中枢多在右半球 左右双侧皮质有关区域都可成为语言中枢 非优势半球 右半球对非语词认识功能上的优势。擅长空间辨认、深度知觉、触觉认知、音乐欣赏等。 右侧顶枕颞叶结合区损伤→穿衣失用症 (apraxia) (分不出左右、深浅、远近、前后倒穿,不能绘制图表) 右侧大脑半球后部病变→不能辨别熟人,认不出镜中自身。对色彩、物体、地方认识障碍 左侧半球,也有一定非语词性认知功能。右侧半球,也有简单语词活动 2.巴甫洛夫两信号系统学说 第一信号系统:能建立条件反射的各种刺激,如具体铃声,灯光;第一信号系统,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人与动物均有。 第二信号系统:即语言文字,为具体刺激第一信号的信号;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仅人类才有,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近几年科学家发现鲸类、灵长类也使用语言) 四、觉醒和睡眠 (wakefullness and sleep) 睡眠时间: 新生儿 18-20 h 儿童 12-14 h 成人 7-9 h 老年 5-7 h 睡眠表现:脑电慢波,感觉、运动、肌紧张、血压↓,心率慢,瞳孔缩小,体温↓,呼吸慢,唾液↓,但胃液分泌可↑,发汗↑。 (一)觉醒状态的维持 与脑干网状结构密切相关:破坏中脑网状结构头端,保留特异感觉途径→动物昏睡,脑电不能形成快波。刺激之,相反。 脑电觉醒:动物脑电由睡眠时的同步化慢波转变为觉醒 时的非同步化快波,脑桥蓝斑核前部发出的上行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 行为觉醒:由中脑-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系统控制 觉醒有三个成分: ①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非特异投射系统→ACh,对昏 睡有唤醒作用,但为时相性,不能持久,阿托 品阻断唤醒。 ②蓝斑上部NE系统:维持持续紧张性脑电,破坏此束→脑电 快波明显减少,ACh能调制NE系统的脑电觉醒 作用。 ③黑质多巴胺系统→维持行为觉醒,单纯破坏中脑黑质多巴 胺系统:对新异刺激不能表现探究行为,行为不能觉醒, 但脑电仍有快波。 (二)睡眠的时相 慢波睡眠 (slow wave sleep, SWS) 1, 2, 3, 4期 异相睡眠 (paradoxical sleep, PS) 快速动眼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REM) 睡眠时相的转换 反复转化约4-5次,愈向后REM时间愈长。 生理意义 SWS:生长素分泌比觉醒明显升高,促进生长与体力恢复 REM:缺乏时出现易激动等心理活动扰乱(如动物一出现REM即唤醒,持续数天,其自然睡眠REM时间延长),该时相脑内蛋白质合成加快,有利于幼儿神经系统成熟,建立新的突触联系,促进记忆与精力恢复。 (三)睡眠发生机制 扩散抑制过程 与中枢神经系统内某些特定结构有关 五、学习和记忆 (一)研究学习与记忆的意义 (二)学习和记忆的定义 简单地说,神经系统的学习、记忆以及回忆机能,就是接收、储存和再现信息的神经生理活动,这是神经网络的普遍的机能特性。 (三)学习的类型 非结合型学习(非联合型学习nonassociative learning) 一种简单的学习类型,不需要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某种明确的联系,包括习惯化(habituation)和敏感化(sensitization)。 海兔(Aplysia californica) 1)海兔缩鳃反射的习惯化: 短时程习惯化(short-term habituation) 钙离子内流受阻 长时程习惯化( long-term habituation) 突触末梢结构变化 2)海兔缩鳃反射的敏感化: 短时程敏感化(short-term sensi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