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中植物雌激素样化学成分研究进展.docVIP

天然药物中植物雌激素样化学成分研究进展.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然药物中植物雌激素样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天然药物中植物雌激素样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摘要] 植物雌激素是一类存在于植物中,能与机体的雌激素受体结合,产生雌激素样作用的非甾体类化合物。根据化学结构,可将植物雌激素分为异黄酮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及其他结构类型的化合物。植物雌激素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对乳腺癌,前列腺癌,心血管疾病,更年期综合征和骨质疏松症等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但对子宫和乳腺等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其他组织器官不会产生刺激增生等副作用。长期暴露或过量使用植物雌激素对雄性生殖系统和胎儿的造血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植物雌激素生物活性的评价标准、不良反应、作用机制等需要进一步探讨。该文综述了植物雌激素的植物来源、化学结构、药理作用和安全性等最新研究进展,以为其深入研究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植物雌激素;化学结构;生物活性;副作用   [收稿日期] 2014-04-2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74152);上海市科委基金项目12401900702)   [通信作者] *张巧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Tel:(021 E-mail:zqy1965@163.com   [作者简介] 袁婷婷,硕士研究生,E-mail:tingtingyuan2011@163.com   雌激素为甾体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不仅在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第二性征的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骨质代谢、脂类代谢、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也有重要的作用[1]。女性进入更年期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导致一系列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发生更年期综合症。同时,雌激素缺失还可能引起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和骨质疏松等疾病[2]。传统的雌激素替代治疗虽然可治疗或缓解雌激素不足引起的疾病,但雌激素在调节体内代谢的同时,对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其他组织器官(如子宫和乳腺)也会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从而产生许多潜在的副作用[3]。一项临床试验表明,雌激素替代疗法使得更年期妇女患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明显增加[4]。因此,寻求更为安全的雌激素替代疗法的药物一直受到医学界的关注。近年来,存在于植物中的非甾体类化合物――植物雌激素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被认为更加安全,而有望成为雌激素替代品。   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是一类存在于植物中的非甾体类化合物,在结构和功能上与甾体类激素相似,能与体内雌激素受体选择性结合,产生雌激素样作用。植物雌激素的生物活性约为雌激素的1/500~1/1 000,副作用较小。有研究发现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 Linn. Merr.,葛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inn.,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 Scop.,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Linn.,红车轴草Trifolium pratense Linn.和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亚麻科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小檗科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 Maxim.,五加科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伞形科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和蛇床Cnidium monnieri L. Cuss.,石蒜科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n.,石竹科王不留行Vaccaria segetalis (Neck.) Garcker,莎草科莎草Cyperus rotundus L.,鸢尾科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 (L.) Redouté,茜草科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大麻科啤酒花Humulus lupulus Linn.,薯蓣科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毛茛科黑升麻Cimicifuga racemosa L. Nutt.,银杏科银杏Ginkgo biloba Linn.等天然药物中均含有植物雌激素类成分[5]。本文综述了天然药物中具雌激素样作用的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为其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植物雌激素样化学成分   植物雌激素是指来源于植物,能够和机体的雌激素受体结合,从而调节机体的代谢。从结构看,植物雌激素主要有异黄酮类、香豆素类和木脂素类化学成分。   1.1 异黄酮类 异黄酮类(isoflavone)成分是以3-苯基苯并吡喃酮为母体的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研究证实异黄酮中具有雌激素样活性的化合物有:大豆黄酮(daidzein),染料木黄酮(genistein),黄豆黄素(glycit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