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曲线就是单位线的累积曲线,可由单位线纵标值逐时段累加而得 反之,单位线纵标值可由S曲线错开Δt相减得出 * S (m3/s) t (h) 不同时段S曲线 3小时S曲线 6小时S曲线 9小时S曲线 * 不同时段单位线的S曲线满足: 可以推得 因为 * * 5.无因次时段单位线 t u 与10mm经验单位线的关系: * 6.瞬时单位线 瞬时内单位为1的均匀净雨所形成的出口断面过程线称为瞬时单位线。 * Wi=KQi 纳希瞬时单位线 纳希瞬时单位线 流域概化为n个相同线性水库串联,流域内单位入流经水库调蓄后得出口过程线,即纳希瞬时单位线,数学方程: * 参数K、n的影响 * ????? 采用S曲线法????? ????? S曲线转换为无因次时段单位线:??? u(Δt,t)= S(t)- S(t -Δt) ?制成对应于各种n的t/K~S(t) (附表4) 瞬时单位线转换为时段单位线????? * t(h) t/k S(t) S(3,t) u(3,t) 0 0 0 0 3 0.528 0.209 0 0.209 6 1.056 0.450 0.209 0.241 9 1.585 0.634 0.450 0.184 12 2.113 0.761 0.634 0.127 15 2.641 0.847 0.761 0.086 18 3.169 0.904 0.847 0.057 21 6.697 0.940 0.904 0.036 24 4.225 0.963 0.940 0.023 27 4.754 0.977 0.963 0.014 30 5.282 0.986 0.977 0.009 33 5.810 0.991 0.986 0.005 36 6.338 0.994 0.991 0.003 39 6.866 0.997 0.994 0.003 42 7.394 0.998 0.997 0.001 45 7.923 0.999 0.998 0.001 48 8.451 1.000 0.999 0.001 51 8.979 1.000 1.000 0 例:已知n =1.5,K =5.68,求无因次3小时单位线 * 1、计算方法及原理 分析表明,地下水的贮水结构可视为一个线性水库,即地下水库的蓄量Wg与其出流量Qg的关系为线性函数,下渗的净雨量为入流量,经地下水库出流量就是流域出口断面的地下径流出流量。 三、地下径流过程的计算 * 地下水库蓄泄方程与地下水库的水量平衡方程:? 式中,Ig —地下水库的入流量; Wg Qg—地下水库的蓄水量与出流量; Kg—地下水库的蓄泄系数。 * 写成有限差形式: * 实例4-12 * 月 日 时 hg,i 6.366hg,i 0.974Qg,i Qg,i+1 4.16.14 ? ? ? 50 4.16.20 3.3 21 49 70 4.17.02 8.1 52 68 120 4.17.08 8.1 52 117 169 4.17.14 3.2 20 165 185 4.17.20 ? ? 180 180 4.18.02 ? ? 175 175 … ? ? … … 某流域地下径流过程计算 计算公式: * 合并为流域出流过程线 Q (m3/s) t 地面径流过程 地下径流过程 Q( t ) = Qs ( t ) + Qg ( t ) * P~t 、Em~t W0 h~t fc hs~t Wg=KgQg Qg~t hg~t Q ~ t K 、Wm、Pe~W~R I0~W 0,f 超渗产流 蓄满产流 Qs~t q~t ω~t 等流时线法 单位线法 流域产汇流计算框图 * 本章要求掌握的内容 第一节 降雨径流要素计算 一、流域降雨分析 降雨强度历时曲线 流域平均降雨量计算 降雨的时~面~深关系 降雨的点~面关系 * 本章要求掌握的内容 二、径流量计算 流量过程线分析 地下水退水曲线 流量过程线分割 * 本章要求掌握的内容 三、前期影响雨量计算 前期影响雨量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流域最大蓄水量WM 流域蓄水量消退系数K * 本章要求掌握的内容 第二节 流域产流分析 一、产流模式 蓄满产流概念 超渗产流概念 产流面积的变化(蓄满、超渗) * 本章要求掌握的内容 二、降雨径流关系 降雨强度历时曲线 流域平均降雨量计算 降雨的时~面~深关系 降雨的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