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唐代文化和生活.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3章唐代文化和生活

唐代的文化与生活 一.宗教 (1).外来宗教:祆教、摩尼教、景教 (2).佛教与禅宗 二.经学 三.史学 四.文学(唐诗、古文运动、变文) 五.社会生活 * * 第六节 唐代的文化与生活 祆教又名拜火教,曾是波斯萨珊王朝的国教。唐代长安、洛阳、武威、敦煌等地都设有祆祠。唐政府中设有萨宝府,是专管祆教的机构。 694年,波斯人拂多诞持摩尼经典 《二宗经》来朝, 这是摩尼教传入中国之始。回纥助唐平安史之乱时,曾从洛阳携带四个摩尼教师回国,摩尼教又传到回纥地区,并成为回纥的国教。768年,唐代宗准许回纥在长安建摩尼教寺,赐额“大云光明寺”。771年, 回纥又请于荆、扬、洪、越等州建大云光明寺。 638年,唐太宗下诏准许波斯景教僧阿罗本在中国传教。高宗时,允许在各州建景教寺院。 景教寺原称波斯寺,天宝年间玄宗令改名大秦寺。现藏陕西省博物馆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在唐朝大秦寺遗址上出土的珍贵文物。碑文记叙了景教在唐代传播的情况,还用叙利亚文和汉文对照刻了七十二个景教僧徒的名字。 外来宗教 : 祆教、摩尼教、景教 福建泉州摩尼教遗址 广州始建于唐代的伊斯兰教怀圣寺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流传唐朝的摩尼教经文残片 唐代逐渐形成了许多佛教宗派。各派虽有差异,但基本精神却是相同的。它们都提倡灵魂不灭、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等。 在诸派别中,以智顗为代表的天台宗、以玄奘为代表的法相宗、以法藏为代表的华严宗和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的影响较大。还有以念佛为基本修行方法,每日念万声至十万声,死后即可得佛接引,前往西方净土的净土宗。由于净土宗没有繁琐的教义和高深的理论,修行方法简单易行,净土信仰得到广泛流行。 佛教与禅宗 新疆出土唐代壁画:如来说法图 陕西法门寺中出土的唐代佛指舍利 以慧能(638年~713年)为代表的禅宗,兴起较晚,但影响却远远超出其他各派。“禅”是梵语音译“禅那”的简写, 意思是静虑。静坐沉思,称为“坐禅”或“ 禅定”,是佛教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禅宗相传是由南印度僧人达摩在北魏时创立。 武则天时, 禅宗分为南、北二宗。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是说,通过长期苦修,排除杂念,然后才能渐悟成佛。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反对神秀的渐悟说,主张佛在心内,只要净心、自悟,就不必苦修,不必背诵大批的经卷,便可以顿悟成佛。慧能的这种简单速成的方法受到欢迎,得到广泛流传。到唐后期,它几乎取代了佛教的所有各宗派,垄断了佛坛。 九华山南华寺慧能肉身像 慧能像 古代画像 慧能与禅宗 经学 唐代科举都要考试儒家经典, 因而推动了经学的发展。经学发展的表现有: 1、考订经文。唐太宗令颜师古考订 《周易》、 《尚书》、《毛诗》、《礼记》和《左传》等五经经文。颜师古多所订正,撰成《五经定本》,后颁布全国,成了官定的统一课本。 837年(开成二年),唐政府又刻成了著名的《开成石经》。 2、解释经义。唐太宗令孔颖达与诸儒撰五经义疏。孔颖达采摘南北朝时期经师的义疏,成书180卷, 名曰《五经正义》,消除了经学的门派之见。 西安唐代开成石经 古代画像 唐代经学家孔颖达 葛兆光 《中国思想史》第二卷 知识的世俗化——盛世的平庸 纪传体史书  唐朝以前,史书大都是私家著作,唐太宗开始设立史馆,指定专人编修前代和本朝国史,并令宰相监修。 从此, 作为正史的纪传体史书的编修工作,完全操于朝廷之手。 唐代编成的正史很多,二十四史中,唐朝编修的有八部,即《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六部,以及由李延寿私人编修而获得政府批准成为正史的《南史》和《北史》两部。 《南史》、《北史》 《史通》 《史通》 是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和理论专著。作者刘知几(661~721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从武则天到唐玄宗时担任史官,参与编修唐朝国史与历朝实录, 对史学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710年,撰成《史通》二十卷。 《史通》对以往史书的编纂体例、 史料选择、人物评价、 史事叙述及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和分析. 并提出了系统的史学主张。在《史通》中,刘知几特别强调史家应 “不掩恶、不虚美”、“仗气直书”。 他还提出史学家应具备“三长”, 即“才” (研究与写作能力)、“学”(历史知识)、“识”(历史观点),三者必须结合,尤其要注重史识, 即要有正直独立的历史见解。 这些观点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是非常卓越的。 《史通》(明刻本) 《通典》 《通典》是中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专史。 作者杜佑 (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