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旅游和中国茶文化
一、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1、茶为一种素雅、圣洁之物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从来佳茗似佳人。” 2、饮茶是一种韵事,一种雅兴,一种“生活艺术”(林语堂) 二、茶文化和旅游业的关系 1、茶文化为旅游提供了深厚的人文内涵 (1)茶文化旅游 (2)茶产品会展旅游 (3)茶文化节庆旅游 安溪茶文化节、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杭州茶文化节 2、旅游为茶文化的发展提供机遇 三、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茶最早用于药用 制茶起于巴蜀 秦汉:熬茶 西汉:“煮作羹饮”,茶树人工栽培 魏晋:饮茶渐盛,吴为宫廷饮料 南北朝:饮茶普及至百姓 唐代:中国茶文化的辉煌时期 陆羽《茶经》:饮茶当成一种艺术过程 中国茶文化进入新境界:由饮用变成品饮,由习惯升华成修养,一种文化 茶兴于唐,盛于宋:茶成为人们必需品 明朝:茶文化转折期,完成炒青工艺,分绿茶、青茶、黑茶和白茶等种类。 清代:开创红茶制作的先河 新中国:江南、江北、华南、西南四大茶区,茶学专业、系,产量世界第二 (一)绿茶 不发酵,高温杀青 1、西湖龙井 杭州西湖龙井村,“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 2、太湖碧螺春 江苏太湖东面山上,“洞庭碧螺春” 3、黄山毛峰 4、庐山云雾 5、屯溪珍眉 6、都匀毛尖 7、阳羡雪芽 8、信阳毛尖 全发酵的茶叶,有浓郁的水果香 1、祁门红茶 安徽祁门、东至、黟县 2、宁州红茶 江西修水、武陵、铜鼓等地 3、云南红茶 风庆、昌宁、临沧等地 (三)白茶 不发酵,不揉捻,萎凋、干燥 1、白毫毛尖 福建福鼎市政和县的山区 2、君山毛尖 湖南岳阳洞庭湖的君山岛 未发酵,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 1、铁观音 福建安溪,“重如铁,美如观音” 2、武夷岩茶 福建,“武夷水仙”和“武夷奇种” 3、凤凰茶 广东潮州凤凰山区 (五)花茶 我国独产,鲜花干燥、与多种茶胚拌和 1、茉莉花茶 福建福州、江苏苏州等地 2、珠兰花茶 安徽歙县 (六)紧压茶 以绿茶、红茶为原料,蒸软后压制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1、沱茶 云南大理、四川宜宾、重庆 2、砖茶 青砖、黑砖、花砖、果砖、茯砖 中国十大名茶 ●杭州龙井 ●黄山毛峰 ●洞庭碧螺春 ●安溪铁观音 ●庐山云雾 ●白毫银针 ●武夷岩茶 ●祁门红茶 ●婺源绿茶 ●普洱茶 (一)品茶艺术 喝茶与品茶 1、观茶 2、闻香 3、冲泡 4、品味 (二)茶道与茶艺 五境之美,“味”与“心” 1、茶叶 2、茶水 3、火候 4、茶具 5、环境 (三)中国的茶道精神 以三家文化为主体,高雅深沉、博大精深 * 艺:选茶、制茶、烹茶、品茶之技艺 道:茶艺过程中贯彻的精神。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