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家荣一个探矿证炒到100万元 世界第一锰都调查
电话营销专家——王家荣 整理 电话营销培训 XinXin100.COM 欢迎交流一个探矿证炒到100万元 “世界第一锰都”调查 2005年3月28日07:39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中国经济周刊第12期封面 西部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由此带来的丰厚利润,正成为考验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焦点问题。中国西南一个偏僻的山区一隅,在幸运地成为“世界锰都”的同时,各种问题和矛盾也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一旦利益分配机制失衡,不仅地方社会经济不能得到全面提升,还可能带来各阶层之间的矛盾激化。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李星辰 夏一仁/重庆报道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秀山),隶属于重庆市,位于渝、湘、黔三省市交汇处。这个偏僻、安静的中国西南一隅,近两年来因为其“世界第一锰都”的发现,而彻底改变了。 “我和儿子现在比下井的矿工还要累,每天一大早起来就开始数钱,现在一天的现金收入40多万,从早数到黑,”当地的一个锰矿老板私下向朋友透露。 “这些锰矿爆发户前两年抽一盒60元的‘中华’,现在改抽120元一盒的‘大熊猫’了。锰矿为秀山带来了一批千万元乃至亿元富豪,”一位当地的官员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与此同时,锰矿却成了当地百姓眼中的“锰祸”: “矿主野蛮开采,矿渣、污水直接倒入河流,现在,我们的宅基地断裂、水源枯竭,蔬菜、果树、粮食都变黑了,人的皮肤也变成了黑色,到亲戚家吃酒,都不好意思把手伸出来,怕人笑话”; “采矿的爆炸声、噪音太大,孩子放学后写作业,都要用纸团或棉絮塞住耳朵。晚上家里的鸡鸭被偷也听不见叫声。” …… 接到当地村民投诉后,《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随于二月底前往调查,在当地两名村民保护下,暗中采访半个多月之久,除证实村民投诉基本属实外,更有令人吃惊的发现: 一个小小的秀山县,有证的采矿企业竟多达114家,目前仍有50户“先上车后买票”的无证开采企业在申请等待中,而一张探矿证在黑市上炒到了100多万元;面对锰矿带来的丰厚利益,当地某些政府官员凭借“干股”发着不义之财 …… 流血械斗 秀山位于渝、湘、黔“中国锰业金三角”的最佳位置,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锰矿石和电解锰生产基地,人称“世界锰都”。 其境内已探明的锰矿储量高达5000万吨,远景储量1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1/4。 如果没有2005年春节后的这场村民与运矿石司机之间的流血械斗,隐藏在中国西南矿藏金三角的这一长达数年的掠夺性锰矿开采状况, 依然不会为世人所知。 “我们是秀山县膏田乡余家沟的村民,我们这里地下有丰富的锰矿,但私开乱开并没有给我们带来财富,反而带来了灾难。…春节后又发生了械斗,多名村民被打伤……”2005年2月27日,《中国经济周刊》收到了当地农民的联名投诉信。 随后,《中国经济周刊》派出两名记者前往出事地点调查采访。 调查证明,投诉信中所说的流血械斗发生于2005年2月18日,即春节过后的农历初十,械斗双方分别是兴鑫锰矿的矿石外运承包人与当地村民,村民想阻止对方开来的10多辆载重卡车运走堆放在矿上的价值1000多万元、重25000吨的矿石,械斗结果是前来阻止运矿的9个农家妇女被打伤。 “这堆矿石是兴鑫锰矿去年挖掘的部分产品,当然有权运走,”兴鑫锰矿老板彭向清对《中国经济周刊》诉说。 械斗过后,矛盾并没有解决,矿主彭向清心急如焚。他说,兴鑫锰矿4年来开采的25000吨锰矿石都堆在余家沟几条小溪汇集的河床边。去年三四月份春季发水时,锰矿石被冲走了3000多吨,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万元。眼看今年春洪即将来临,一旦洪水涨起来,堆放在河床边的价值1000万元锰矿石可能全部被冲走。 当地人称,这起导致多人受伤的械斗没什么了不起的,“从2003年下半年起,秀山就因为锰矿开采、运输等问题频繁发生械斗,当地老百姓早就习以为常了,”当地村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锰价猛涨惹的祸? “目前市场上每吨锰矿的利润在250-300元之间,这样的高额利润让锰矿周围所有的人内心都不能保持从前的平静和平衡,”秀山县政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一位杨姓锰矿老板告诉记者,从2002年开始,锰矿石的价格不断飚升,每吨锰矿石的价格变化如下:2002年之前为150元,2002年维持在150-200元,2003年上涨到300元,2004年至今,已经上涨到450元。 与此同时,近4年来锰矿的开采成本并没有大的变化。人工开采一吨锰矿石的成本是35元,将矿石运到井口的费用约为10元,再加上税收也不过60元。“即使加上管理成本和锰矿老板的公关成本,每吨锰矿的成本最高也不过110元左右,因此每吨锰矿石的利润高达300元左右。”一个有着6年矿龄的本地人给记者算了一笔帐。 锰价上涨带来的每吨300元的暴利,几乎是当地公开的商业秘密。拥有土地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