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设计课程试验教学方案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程课程代码
《机械设计》课程实验教学方案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程课程代码:xk09013课程适用专业(或专业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工业工程课程总学分、总学时:4学分、72学时,其中实验6学时实验室地点: G—W525 一、实验教学总体目标1、加深对所学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2、培养学生进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技能和方法。3、掌握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二、各实验教学目标与主要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一;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2学时)实验教学目标:通过测试常见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在传递运动与动力过程中的参数曲线(速度曲线、转矩曲线、传动比曲线、功率曲线及效率曲线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测试由常见机械传动组成的不同传动系统的参数曲线,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通过实验认识智能化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辅助实验的新方法, 培养进行设计性实验与创新性实验的能力。通过实验掌握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的工作原理和方法,掌握计算机辅助实验的方法。实验教学内容:选择实验A(典型机械传动装置性能测试实验) 时, 可从V带传动、同步带传动、套筒滚子链传动、圆柱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中,选择1-2种进行传动性能测试实验;选择实验B(组合传动系统布置优化实验)时, 则要确定选用的典型机械传动装置及其组合布置方案,并进行方案比较实验,组合布置方案见实验指导书。实验设备及用具本实验在“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上进行。本实验台采用模块化结构,由不同种类的机械传动装置、联轴器、变频电机、加载装置和工控机等模块组成,学生可以根据选择或设计的实验类型、方案和内容,自己动手进行传动连接、安装调试和测试,进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或创新性实验。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各硬件组成部件的结构布局如图1所示。252262143325226214337878图1实验台的结构布局图1实验台的结构布局1-变频调速电机 2-联轴器 3-转矩转速传感器 4-试件5-加载与制动装置 6-工控机 7-电器控制柜 8-台座 实验注意事项1、本实验台采用的是风冷式磁粉制动器、注意其表面温度不得超过80°2、在施加试验载荷时,“手动”应平稳地旋转电流微调旋钮、“自动”也应平稳地加载,并注意输入传感器的最大转矩分别不应超过其额定值的120%。3、无论做何种实验、均应先启动主电机后加载荷,严禁先加载荷后开机。4、在试验过程中、如遇电机转速突然下降或者出现不正常的噪声和震动时,必须卸载或紧急停车(关掉电源开关),以防电机温度过高、烧坏电机、电器及其它意外事故。5、变频器出厂前设定完成、若需更改、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或熟悉变频器之技术人员担任,因不适当的设定将造成人身安全和损坏机器等意外事故。参考教材:1、《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自编.2008年2、《机械设计》(第九版).濮良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实验二;螺栓联接综合实验(2学时)实验教学目标:1、了解螺栓联接在拧紧过程中各部分的受力情况。2、计算螺栓相对刚度,并绘制螺栓联接的受力变形图。3、验证受轴向工作载荷时,预紧螺栓联接的变形规律,及对螺栓总拉力的影响。4、通过螺栓的动载实验,改变螺栓联接的相对刚度,观察螺栓动应力幅值的变化,以验证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各项措施。实验教学内容:1、(空心)螺栓联接静、动态实验(空心螺栓+刚性垫片+无锥塞)。2、改变螺栓刚度的联接静、动态实验(空心螺栓、实心螺栓)。3、改变垫片刚度的静、动态实验(刚性垫片、弹性垫片)。4、改变被连接件刚度的静、动态实验(有锥塞、无锥塞)。实验设备及用具LZS螺栓联接综合实验台一台。CQYDJ-4静动态测量仪一台。计算机及专用软件等。专用扭力扳手0-200Nm一把。实验注意事项1、电机的接线必须正确,电机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钟(面向手轮正面)2、进行动态实验,开启电机电源开关时必须注意把手轮卸下来,避免电机转动 时发生安全事故,并可减少实验台振动和噪声。参考教材:1、《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自编.2008年2、《机械设计》(第九版).濮良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实验三;液体动压轴承实验(2学时)实验教学目标:观察径向滑动轴承液体动压润滑油膜的形成过程与现象。观察载荷和转速改变时径向油膜压力的变化情况。观察径向滑动轴承油膜的轴向压力分布情况。测定和绘制径向滑动轴承径向油膜压力曲线,求轴承的承载能力。了解径向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f的测量方法和摩擦特性曲线λ的绘制方法。实验教学内容:1、液体动压轴承油膜压力周向分布的测试分析:该实验装置采用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