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的防治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细菌耐药的防治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临床病例】 李群,男,20岁,家住绥化。 近日,李群突然发烧、咳嗽起来,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结核。李群被转到了哈尔滨市结核病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患者持续高烧,体温一直在39℃和40℃之间徘徊不下。“利福平”、“雷米封”、“乙胺丁醇”等7种抗结核药物相继用上,但高热仍得不到缓解。 因为哈尔滨市目前临床上可用的药基本上用尽。经过20天的全力抢救,年轻的李群没能逃脱顽固的结核菌的“魔爪”,不幸去世 。 细菌的耐药性 Bacterial drug resistance 化学治疗剂、抗生素的问世使病原微生物肆掠大地的步伐放慢,然而好景不长。。。 主要内容: 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 抗菌药物的使用与细菌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的防治 一、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自然界微生物所产生的抗生素本是一种“抗生物质”,它是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长末期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 目的: 用来抑制自身的蛋白质合成和酶功能活动,为进入静止期作好准备。 也用它来杀灭其他微生物以保证自己的生存。 这就是自然界微生物间存在的“抗生”现象。 在人类发现抗生素并利用它作为化疗制剂后,微生物间的抗生现象由简单而变得愈来愈复杂。 1943年青霉素刚问世时对金葡的最低制菌浓度为20ng/ml,几年后,其耐药性比原始菌株提高了1万倍; 1943年严重感染的病人每天只需注射10万u的青霉素,现在成人每天要注射800万u以上,新生儿也不少于40万u。 (一)获得性耐药的遗传机制 (1)染色体突变 自然发生,突变率10-12~10-7 与抗菌药物无必然关系 相对稳定 可回复突变 (2)质粒介导的耐药:多重常见、可丢失、可转移 (3)转座子介导的耐药 (4)整合子与多重耐药 2、耐药基因在细菌间的转移方式 ● 接合(conjugation) ● 转化(transformation ● 转导(transduction) ● 转座(transposition) 接合 转化 转导 转座 1、灭活酶或钝化酶的产生 (1)β-内酰胺酶:分解β-内酰胺环 (2)氨基糖甙类钝化酶:羧基磷酸化、乙 酰转移酶:磷酸转移酶、核苷转移酶 (3)氯霉素乙酰转移酶:乙酰化 (4)甲基化酶:嘌呤甲基化 抗生素 灭活酶 2.药物作用的靶位发生改变 改变靶位蛋白与抗生素亲和力 增加靶位蛋白数量 产生敏感菌所没有的新蛋白 3.抗菌药物的渗透障碍 阴性菌:外膜;阳性菌:细胞壁 外膜:糖肽+脂多糖 外膜屏障与外膜porin蛋白有关 porin蛋白组成传送膜通道 改变porin蛋白组成或数量来改变其通透性(孔蛋白减少或丢失) 4.主动外排机制 主动外排系统(active efflux system) 将扩散进细菌细胞内的抗菌药物泵出细胞外 5、形成生物被膜 三、抗菌药物的使用与细菌耐药性 国际传染病大会上医学专家警告称,目前有接近60%的亚洲人过量使用抗生素药物,而在加拿大和美国,过量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比例只有15%和30%。 我 国 住院患者中应用抗生素治疗的约占30% 据我国医院2000年统计,住院患者中使用抗生素治疗率达80.2%,大大超过国际水平 兽医临床滥用抗生素更严重 2005年“全耐药”细菌在我国的露脸,再次敲响了抗菌药物滥用的警钟。 2、在临床应用方面 医生: 在绝大多数病历,在病原菌及其药敏结果出来前已开始凭经验选择用药,待药敏报告再作调整,而有的可能始终无药敏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 3、在兽医与畜牧业方面的应用 五、细菌耐药的防治 耐药的速度越来越快; 耐药的程度越来越重; 耐药的细菌越来越多; 细菌耐药谱越来越广; 耐药的几率越来越高。 防止耐药菌的交叉感染 阻断耐药性的“恶性循环”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drug resistance 2.acquired resistance 3.multiple resistanc 4.β- lactmase 二、问答题 简述抗菌药物类型。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又几种? 简述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控制细菌耐药性策略。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有8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 我是超级细菌!!! 敏感菌 耐药菌 长期暴露于抗生素之后 “适者生存,物尽天择”。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对耐药菌株的选择环境。 1、抗生素的筛选作用 ● “只开贵的,不开对的” 一些医生不顾抗生素使用限制的有关规定,继续开出过量或不适当的抗菌药物。 耐药菌株产生和扩散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