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生态环境的益菌与害菌1033KB.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认识生态环境的益菌与害菌1033KB

PAGE PAGE 1 認識生態環境的益菌與害菌 高德錚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中區農業改良場 什麼是微生物 在生態環境存在的自然物質可分成動物、植物及微生物等四類,而微生物是指一切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楚,因而需要藉助顯微鏡觀察的微小生物。微生物依其自然研演化程度可分類為原核微生物(如細菌)、真核微生物(如真菌、藻類和原生動物)和無細胞生物(如病毒)三類。 圖1 微生物之分類 微生物的特性 微生物最大的特點,不但在於體積微小,而且在結構上亦相當簡單。由於微生物體積極之微小,故相對面積較大,物質吸收快,轉化快。微生物在生長與繁殖上亦是很迅速的,而且適應性強。從寒冷的冰川到極酷熱的溫泉,從極高的山頂到極深的海底,微生物都能夠生存。 三、微生物的大小 微生物的個體為一單細胞,其中真菌、藻類、原生動物和細菌大小在1-10 微米(1.0×106 公尺),而病毒更微小僅40-50奈米(1.0× 圖2微生物之大小 四、微生物的型態 (一)真菌: 真菌身體全是由 HYPERLINK 4/~mushroom/fungi-ss.htm 菌絲組成,真菌依外型大小,可分為大型真菌和小型真菌兩類: 1.大型真菌:會形成大型的生殖構造,具有形形色色的外觀,例如具有菌摺的洋菇、草菇,無菌摺的靈芝、木耳,像鳥巢的鳥巢菌,以及寄生在蟲體上的冬蟲夏草。大型真菌中的菇類若質地柔軟的稱它為軟菇(例如松茸),如果質地硬硬的,通稱為硬菇(例如靈芝)。 2.小型真菌:體型較小,通常經過培養才容易看見,例如青黴、麵包黴、麴菌、酵母菌等。小型真菌一般直接被通稱為黴菌。 圖三 大型真菌(松茸) 圖四 小型真菌(霉菌) (二)細菌 依細菌在正常環境下的基本形態大致可分成三種: 1. 球菌 單一菌體為球形或卵形,若再依分裂方向及分裂後的排列狀 況來看,還能細分5種: 球菌名稱 分裂方向 分裂後的排列狀況 雙球菌 在一個平面上分裂 成對排列 鏈球菌 在一個平面上連續分裂 形成長鏈條 四聯球菌 在二個互相垂直的平面上分裂 排成田字形 八聯球菌 在三個互相垂直的平面上分裂 形成立方體 葡萄球菌 在不同平面上進行不規則分裂 形成葡萄串狀 2. 桿菌: 菌端多圓鈍,菌體呈桿狀,或微彎。桿菌的大小依種類不同而有異,例如大腸桿菌長2-3微米,流行性感冒桿菌長0.7-1.5微米。排列方式有三種:單獨、成雙、成鏈。 3.螺形菌:依菌體彎曲或旋轉,可細分兩種: 螺旋菌名稱 彎曲數目 彎曲程度 弧菌 1 不超過圓周的四分之一 螺旋菌 2-6 ?? 超過圓周的四分之一 圖五 枯草桿菌(稻草) 圖六 乳酸菌 (三)、病毒 病毒的形狀和大小千差萬別。體積最大的病毒,像天花一類的疹類病毒直徑約0.003毫米 五、有益微生物的利用 古早以來微生物使已被人類用來蔬菜食用、製作醱酵食品、醫療治病用及農業殺蟲劑、堆肥分解用;例如有很多醱酵食品(如麵包、饅頭、醬油、醋、味精、酒、酸奶、味噌、乳酪、蘑菇)、醫藥品(如抗生素、疫苗、維生素、生物 HYPERLINK /wiki/%E5%86%9C%E8%8D%AF \o 農藥 農藥)是依賴於微生物製造的;重要的對人類有益的微生物列於下表中: 名稱 參與知有益微生物 麵包、饅頭、醬油、醬油、酒、味噌 麴菌、酵母菌 酸奶、乳酪、韓式泡菜 乳酸菌 醋、台式酸菜、台式泡菜 醋酸菌酵母菌 菇蕈 真菌 盤尼西林 青黴菌 納豆 枯草桿菌 六、有害微生物之對人體致病性 多數微生物對人體是有害的她可從人體外之表面(如皮膚、呼吸道、口腔、性器官)和內表面(如腸道)進入人體而產生致病性。重要的人類致病微生物列於下表中。 疾病名稱 致病原 皮癬 皮癬霉菌、皮屑芽苞菌、念珠菌 肺結核 結核分枝桿菌 肺炎 葡萄球菌 痢疾 志賀氏菌、痢疾桿菌、大腸埃希氏桿菌等 瘧疾 瘧原蟲 梅毒 梅毒螺旋梅毒 痲瘋病 痲瘋桿菌 淋病 HYPERLINK /wiki/%E6%B7%8B%E7%97%85%E9%9B%99%E7%90%83%E8%8F%8C \o 淋病雙球菌 淋病雙球菌 炭疽病 HYPERLINK /wiki/%E7%82%AD%E7%96%BD%E6%A1%BF%E8%8F%8C \o 炭疽桿菌 炭疽桿菌 HYPERLINK /wiki/%E5%A4%A9%E8%8A%B1 \o 天花 天花 HYPERLINK /wiki/%E5%A4%A9%E8%8A%B1 \o 天花 天花病毒 B型肝炎 B型肝炎病毒 麻疹 麻疹病毒 登革熱 HYPERLINK /w/index.php?title=%E7%99%BB%E9%9D%A9%E7%97%85%E6%AF%92action=editredli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