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强的调研报告.DOCVIP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强的调研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强的调研报告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 特色农业强市的调研报告 (审议稿) 根据市政协的安排,2017年4月至6月,市政协副主席王光柱、王宾带领市政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强市调研组深入翠屏区、宜宾县、江安县进行调研,分别带队赴山东省潍坊市等地和省内眉山市、巴中市以及崇州市、蒲江县进行专题学习考察。在调研和学习考察期间,调研组实地察看了种养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平台、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农业产业园区等项目现场,听取当地政府及职能部门有关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情况的介绍,并与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园区、种养大户进行座谈。现报告如下。 一、我市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情况 我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强市目标,按照“规范先行、品牌引领、龙头带动、园区搭台、科技支撑、要素保障”的原则,大力推进宜叙高速沿线林竹游、三江沿线粮猪菜、宜筠珙公路沿线茶牛桑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建设,着力打造“宜长兴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6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99亿元,增长3.5%;第一产业增加值231.99亿元,增长3.6%;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43元,增长9.3%。 (一)特色优势产业形成较好的基础 实施了茶、牛、猪、竹、蚕等重点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和《宜宾市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基地发展规划》,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产业布局加快优化。全市建成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18个、粮食总产量达221.9万吨,居全省第6位;万亩林亿元钱示范基地10个、林竹基地805万亩、综合产值190.4亿元;建成农产品加工园区11个,入驻企业150余户,产值达160亿元;标准化养殖场(小区)2343个、出栏肉牛13.5万头、肉羊57.1万只、生猪439.6万头、家禽4080.6万只、肉兔1471.3万只,牛羊出栏量分别居川南地区第1位和第2位,禽兔出笼量居全省第5位;水产品产量9.6万吨;建成茶叶基地108.6万亩、产量达到5.52万吨,综合产值达100亿元,面积、产量居全省第2位;蚕桑产业带10万亩、种植面积达45万亩,蚕茧产量达到1.8万吨、产值达6.6亿元、蚕茧居全省第2位;蔬菜生产面积114.77万亩,总产量254万吨;水果种植面积86.1万亩,产量60.5万吨;中药材种植面积21.9万亩,产量1万吨。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转化、推广和信息交流平台,与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1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成国家级研发机构6家、省级17家、市级29家,拥有全国酒、茶、豆腐干行业唯一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个,农业部水稻、茶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3个。农业主导新品种、主推新技术推广应用面达到85%以上。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效明显 1.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壮大。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达7929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220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35家,市级183家,实现销售收入250.6亿元,利润11.6亿元,销售收入超亿元的达到44家,培育了以五粮液、叙府酒业为龙头的15家市级以上白酒饮料企业,以和久集团、黄桷庄粮油为龙头的26家市级以上粮油企业,以川茶集团、川红集团为龙头的23家市级以上茶叶企业,以徽记食品、庶人坊为龙头的5家市级以上豆腐干企业,以碎米芽菜、富康芽菜为龙头的14家市级以上蔬菜加工企业,以好耕农业、江安德康为龙头的18家市级以上生猪养殖加工企业,以南溪鹅天歌食品为龙头的8家市级以上禽兔养殖加工企业,以宜宾纸业、四川天竹为龙头的36家市级以上林竹纸企业,以珙县智溢茧丝绸、高县立华蚕茧为龙头的7家市级以上茧丝绸企业。农民合作社发展到4557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6个,省级示范社105个,市级示范社120个,国家级、省级示范社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家庭农(林牧)场3167个,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4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603人。 2.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序推进。全市农产品及加工产品创建中国驰名商标5个、四川省著名商标25个、宜宾市知名商标35个。“宜宾酒”、“宜宾早茶”、“屏山炒青”、“南溪豆腐干”、“宜宾芽菜”、“筠连苦丁茶”、“兴文乌骨鸡”、“南溪白鹅”等地域品牌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或地理证明商标。评选认定了10大宜宾市畜产品品牌、8个宜宾市推荐畜产品和20个宜宾市名牌林产品。全市共有获农业部认证的“三品一标”农产品 461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64个、绿色食品8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9个。全市十个县(区)已有8个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珙县获得了部分产地认定。长宁、南溪相继成功创建国家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高县早白尖茶业有限公司创建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 3.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逐渐完善。在全省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