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佛禅趣》教案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专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佛理禅趣》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阅读文本,了解《坛经》《百喻经》的大致内容。
3. 批判地继承佛教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人生的启示意义。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在学习第二单元“儒道互补”专题时,我跟同学们提到世界四大文化巨人,还记得是那四位吗?
孔子、耶稣基督、释迦牟尼和穆罕默德是比肩而立的世界四大文化巨人。任何人想要打到这四位,我相信都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了解其中的另一位——释迦摩尼。
?
走进话题 佛理禅趣
一、关于释迦摩尼
1.请同学谈谈对释迦牟尼的认识。
2.简介释迦牟尼本生故事。
公元前565年,中国农历的四月八日,在喜玛拉雅山脚下的迦毗罗卫(今尼泊尔境内)国,净饭王的摩诃摩耶王后生下了太子。太子降生的时候,天空仙乐鸣奏、花雨缤纷诸天神拱卫。天空直泻下两条银链似的净水,一条温暖,一条清凉,来为太子沐浴(这也是佛教定为“佛诞节”“浴佛节”的典故)。太子生下来就能行走,而且每走一步,脚下就涌现出一朵莲花。并且太子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大声宣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19岁的乔达摩·悉达多太子乘马车出城。在东门看见一个须发全白,弯腰驼背,行走艰难还不断呻吟的老人。太子不由想到:衰老是人人都逃避不了的命运啊! 掉头来到南门,又见到一个满身生疮流血的病人。太子又想到:疾病也是每个人都不能避免的。转至西门后,却看到悲痛的死者的亲属嚎哭着送葬,太子又想到:死亡是多么可怕呀,每个人都难免一死。驱车来到北门,看到一个态度严肃安详出家修道的人,太子不由想道:出家人是一定不会有俗人那么多的痛苦和烦恼的。英俊、聪明,天生异能,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国王和臣民都寄予厚望的太子,决心出家。
为了寻求解脱,悉达多尝遍了古印度各种修行方法,但仍认为没有找到真正解脱的方法,于是他悟到:当时印度的哲学思想中没有真正能使人达到大彻大悟的道理。悉达多太子独自一人走到一棵枝叶繁茂的毕钵罗树下拾了一些草叶铺了一个座位,他面向东方,盘腿静坐当时发下誓愿:“我若不能证到无上大觉,宁让此身粉碎,终不起此座!”他静思冥索,总结过去修行的经历,重新调整思维方法,深究宇宙间一切现象的规律和人生解脱之道。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中国农历)的凌晨悉达多太子战胜了最后的烦恼获得了彻底的觉悟而成了大智慧的佛陀。这就是佛陀的本生故事。
3.诵读教材P45“阅读之南”之二——“佛究竟是什么?”
“佛”的意思就是“觉悟的人”,也就是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彻觉悟的人,其实也就是我们的心灵和精神上的伟大的导师,结果后来却就变成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形象。
“佛”—— “佛陀”的简称,“觉悟的人”(梵文意)
“佛”——专指释迦牟尼佛祖(狭义)
“佛”——所有觉者共称(广义)
二、关于佛教的教义
1.请学生自由谈谈自己心目中对佛教的认识。
我们所熟知的佛教几乎无不说些什么灵魂转世、投胎转生、因果报应、天堂地狱之类的事情。人们烧香拜佛,求财求权,求名求利,求“五子登科”。
2.我们现在所能了解到的佛教思想极其庞杂,都声称“如是我闻”,邪教“法轮功”不也打着佛教的幌子吗。那么什么才是正信?佛教最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其实由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可知,佛教最初的核心思想是:世间一切都是苦的,是不值得留恋的。佛教其实是主张厌世、出世、解脱的消极性的宗教。佛陀当初的核心体认就像雪莱发出的深切呐喊:“苦难啊,苦难,这广阔的世界里,处处碰到你!”如果你能像萨克雷的小说《名利场》的结尾那样感叹:“唉,浮名浮利,一切虚空!我们这些人里面谁是真正快活的?谁是称心如意的?就算当时遂了心愿,过后还不是照样不满意?来吧,孩子们,收拾起戏台,藏起木偶人,咱们的戏已经演完了。”佛陀一定会在虚空之中以赞许的微笑对你说:“孩子,你已经悟道了。”
三、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1.佛教的传入
佛教是在什么时候传入我中土的呢?
佛教最早传入我国的确切年代,已很难考定。流传较广的是“白马驮经”故事,即东汉永平年间(58年—75年),汉明帝夜梦有神人全身金色,顶上有光,在殿前绕梁飞行。翌日问讯群臣,学识渊博的大臣傅毅告之为佛。于是明帝派遣使者蔡愔等西行求法,永平十年(67年)在大月氏遇见西域僧人摄摩腾、竺法兰,便邀请他们来汉地传授佛教。他们用白马驮着佛像和经卷,回到洛阳。明帝为表示欢迎,在洛阳建起我国首座佛教寺庙“白马寺”。总之,佛教初入我国的时间,当在公元1世纪前后。
2.诵读“阅读指南”之一——“佛教与中国文化有着怎样的关系?”
①佛教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深入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课后思考题二)
②佛教传到中国后,逐渐受到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发生了一些变化和发展,也就是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
③佛教典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