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DOC

2017年广东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广东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附件三: 公示内容和要求 一、内容 突出贡献奖: 候选人基本情况、推荐单位(专家)意见、候选人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和贡献。 自然科学类: 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项目简介、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技术发明类、科技进步类: 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项目简介、主要知识产权目录、推广应用情况。 二、要求 “主要完成人”中公示姓名、排名、技术职称、工作单位、完成单位、对本项目的主要贡献。 项目各完成单位、各完成人的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推荐单位按上述内容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 公示参考模板 201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 项目名称 胃癌个体化治疗关键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要完成人 (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 1. 何裕隆(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要贡献:1.本项目的总负责、总策划、总设计及总指导。2.主要的技术创新者,完成“科技创新一”中立体化脉络化淋巴结清扫术式创新、建立我国胃癌淋巴结廓清范围的标准、提出转化治疗后治疗性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概念。3.协助完成“科技创新三”。4.2014年、2015年、2016年连续三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医学榜单。代表作1-10的通讯作者。) 2.张常华(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要贡献:1.主要的技术创新者,胃癌个体化手术主刀者。2.“科技创新一”的主要创新者之一,保脾清扫主要研究者。3.“科技创新二”主要策划、设计、完成人。家族性胃癌主要研究者,胃液甲基化早期诊断胃癌发现者。4.“科技创新三”中胃癌淋巴道转移的分子机制主要发现者。5.发表论文115篇,其中SCI论文34篇。代表作2的通讯作者,代表作5的第一作者。) 3.彭建军(主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要贡献:对本项目主要贡献:1、协助完成“科技创新一、二、三”2、胃癌个体化化疗主要操作者,负责胃癌及结直肠癌的化疗工作。3、主要完成科技创新二、三的研究实施、资料收集、分析与总结,。4、是代表作1、6、7、8、9、10的作者之一。) 4.徐建波(副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要贡献:1、协助完成“科技创新一、三”2、胃癌个体化手术主刀者之一,负责胃癌的切除。3、是“科技创新二”中Hp感染影响胃癌的发生和预后的主要创新者。4、是代表作1、3的通讯作者,代表作9的第一作者。) 5.吴晖(副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要贡献:1、协助完成“科技创新一、二、三”2、胃癌个体化手术主刀者之一,负责胃癌的切除与淋巴结脉络化清扫。3、主要完成“科技创新一”的研究实施、资料收集、分析与总结。4、是代表作9的第一作者。) 6. 杨东杰(副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要贡献:1、协助完成“科技创新一、三”2、胃癌个体化手术主刀者之一,负责胃癌的切除与淋巴结脉络化清扫。主要负责胃癌ERAS系列研究3、主要完成“科技创新一、三”的研究实施、资料收集、分析与总结。4、是 Annals of Surgery, 2017, 265(1): 68-79第一作者,涉及ERAS研究,是代表作7的作者之一。) 7. 蔡世荣(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要贡献:1.主要的技术创新者,胃癌个体化手术主刀者。2.“科技创新一”及“科技创新二”的主要创新者之一,胃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血管鞘清扫主要实施者。3.协助完成“科技创新三”。4.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代表作8、10的第一作者。 8. 陈创奇(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要贡献:主要贡献:1.主要的技术创新者,胃癌个体化手术主刀者。2.“科技创新一”的主要创新者之一,胃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创新者。3.协助完成“科技创新二”及“科技创新三”。4.发表论文30余篇。代表作1、3、4、8、9作者之一) 9.魏哲威(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要贡献:主要贡献:1、“科技创新三”主要创新者之一,是胃癌淋巴道转移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者。2、协助完成“科技创新一”及“科技创新二”。3、胃癌个体化手术第一助手。4、完成科技创新第一至三部分中手术操作、试验的观察、分析与总结。4、是代表作2的第一作者。涉及到“科技创新三”。) 10. 王亮(主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要贡献:1、协助完成“科技创新二”和“科技创新三”。2、胃癌个体化手术第一助手,负责胃癌的切除。3、主要完成“科技创新一”的研究实施、资料收集、分析与总结。4、是代表作10的作者之一。) 11.张信华(主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要贡献:1、协助完成“科技创新一、二、三”2、胃癌个体化手术主刀者之一,负责胃癌的切除。3、主要完成“科技创新一、二”的研究实施、资料收集、分析与总结。 12.王昭(副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要贡献: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