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病ppt医学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腹泻病ppt医学ppt课件

* * * * 四原则:先快后慢、先浓后淡、 先盐后糖、见尿补钾。 或 先快后慢、先浓后淡、有尿补钾、抽搐补钙 * * 已有RV疫苗,保护率80%,持久性待观察。 * * * 脱水的程度 体液丢失量即丢失量占体重的% 血清中电解质与血浆渗透压有关,而血浆渗透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清阳离子,而钠是血浆中最主要阳离子(占92%),因此临床常以Na+浓度表示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来体现脱水的性质。 * * * * 瘦,营养不良易估计重;胖易估计轻。 Isotonic [àis?tnik| Dehydration * EPEC:进入肠道后,粘附在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引起为微绒毛破坏,皱襞萎缩变平,黏膜出血、水肿而致腹泻。是最早发现的,损伤全肠道。可引起新生儿病房感染。 ETEC:产生不耐热(labile toxin, LT)和耐热(stable toxin, ST)两种肠毒素。该菌粘附于小肠黏膜上皮刷状缘,在细胞外繁殖。损伤小肠。表现与轻度霍乱相似。 EIEC:与志贺菌相似,两者O抗原有交叉反应,痢疾样腹泻。侵入小肠黏膜引起炎症,也可粘附和侵入结肠粘膜,导致肠上皮细胞炎症和坏死,损伤全肠道。 EHEC enterohemo’rrhagic :产生Vero毒素,因其对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株有细胞毒作用而命名。(依靠质粒介导的粘附因子(菌毛),使病菌粘附与盲肠和结肠,菌体粘附定值后,在盲结肠内大量繁殖,产生Vero毒素,导致肠壁毛细血管内皮损伤,引起肠壁局部毛细血管凝血,甚至中枢神经系统、肠道、肾脏等器官内有纤维蛋白沉着,从而致使毛细血管病变呈现溶血性贫血、血栓形成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进而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及肠道局部出血坏死,形成出血性肠炎。)损伤结肠,引起肠黏膜坏死和肠液分泌,导致出血性腹泻,如O157:H7,可伴发溶血尿毒综合症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潜伏期2-7天,多由水样腹泻及腹部痉挛性腹痛开始,进而发展成大量血性腹泻。 EAEC:以集聚方式粘附于下段小肠和结肠,不产生肠毒素,也不引起组织损伤。 E.Coli(Escherichia coli) * 空肠弯曲菌:与肠炎有关的弯曲菌有:空肠型、结肠型和胎儿型3种亚型。95%~99%弯曲菌肠炎是由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简称空肠弯曲菌)所引起。其直接侵入空肠、回肠和结肠粘膜,引起侵袭性腹泻,某些菌株亦可产生肠毒素。 耶尔森菌:除侵袭小肠、结肠外,还可产生肠毒素,引起侵袭性和分泌性腹泻。 沙门菌:主要为鼠伤寒和其他非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其他菌还有:难辨梭状芽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等。 * 2.肠道外感染 (症状性腹泻) 肺炎、上感、泌尿系感染、中耳炎、皮肤感染及其他感染性疾病(急性传染病)时常有腹泻症状。肠外感染引起肠功能紊乱;病原体(主要是病毒)直接感染肠道 直肠局部激惹(如膀胱感染);大量应用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二)慢性菌痢 概念:慢性菌痢是指急性菌痢病程迁延超过2个月病情未愈者。 1、慢性迁延型:长期反复出现的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2、急性发作型:有慢性菌痢史,因一些诱因引起急性发作,全身毒血症状不明显。 3、慢性隐匿型:有急性菌痢史,但无明显症状,大便培养阳性,结肠镜检肠粘膜有炎症、溃疡。 六、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慢性期:可有贫血。 (二)粪便检查: 1、粪常规: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发现巨噬细胞更有助于诊断。 2、粪培养:确诊依据。同时做药敏试验。 七、并发症与后遗症 1、志贺菌败血症:儿童多见,发病率不高。确诊依据为血培养。 2、关节炎:不多见,其原因为变态反应。 3、后遗症:耳聋、失语、肢体瘫痪。主要见于小儿脑型中毒型菌痢。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二)鉴别诊断 1、与急性菌痢相鉴别的疾病 (1)阿米巴性痢疾 (2)细菌性胃肠型食物中毒 (3)其他病原菌引起的肠道感染。 与中毒型菌痢相鉴别的疾病 败血症。 流脑。 乙脑。 九、预后 一般预后好。 中毒型菌痢特别是脑型、混合型中毒痢预后较差,病死率高。 十、治疗 1、一般治疗:隔离 护理 饮食 2、对症治疗:脱水—补液 酸中毒—纠酸 电解质紊乱—纠正 腹痛—解痉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jkk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