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质分析仪使用说明书(YQ-GDYS201M-A03-1204)
客户敬览
尊敬的客户:
您好!非常感谢您选择我公司产品!为保证您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请您务必注意以下事项:
仪器准确度的检验:对仪器准确度进行检验(校验)时,必须使用国家标准物质中心提供的标准溶液,出具三家以上省级具有资质的质检部门检验(校验)报告,方可有效。
为了确保您能够正常操作仪器,在使用前,请仔细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
操作人员应具备初级检验能力,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要求的操作步骤或通过我公司必要知识的操作培训后,方可使用仪器。
我公司仪器以便于携带和现场快速检测为其主要特点,对被测样品的品质和安全能够实现快速现场检测;其检测结果可以作为法律裁决的前期基础参考数据。
当仪器所检样品的检验结果超过国家允许标准时(样品为阳性结果),样品必须送有资质的质检部门进一步确定和裁决。
仪器所用试剂为化学药品,最佳存放条件见试剂外包装;绝对禁止儿童及无关人员接触试剂,否则发生意外责任恕请自负。
专用试剂封口端有试剂时,请弹下后再剪开封口。
操作人员在使用检测试剂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和眼镜。若不小心将试剂溅到身体上时,要立即用清水冲洗。
仪器工作电源电压为(220±22)V,50Hz~60Hz。客户电源必须设有地线,仪器必须接地,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用户需要特殊配置电源转换器时,电源转换器一端与汽车上的12 V 蓄电池相连,另一端与GDYS-201M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相连,通过蓄电池对仪器中的锂电池充电,充电时间需4小时以上(也可换成点烟器插头,将其插入汽车上的点烟器中对仪器中的锂电池充电)。
使用仪器须知:
工作用水必须为蒸馏水、去离子水或纯净水。
需要检测的水样必须澄清、无色且不可有微小的悬浮颗粒。
所有化学试剂和显色溶液应注意安全,必须佩戴防护手套和眼镜。
所有玻璃器具在使用前应该用酸洗液、自来水和蒸馏水清洗干净。
测量结束后应及时倒掉比色瓶中显色溶液,以防玷污和腐蚀比色瓶。
比色瓶(或比色皿)插入比色槽前必须用软纸或软布擦净比色瓶(或比色皿)外表面以及比色瓶的螺纹处的残留液体,另外不要忘记擦净比色瓶定位器的内表面及螺纹处的残留液体。
比色瓶(或比色皿)插入比色槽前,应排除溶液中、比色瓶(或比色皿)内壁上的气泡后测量。
比色瓶旋紧定位器后插入比色槽中锁定(比色瓶定位器不能左右旋转即为锁定),使比色瓶定位,以防止杂散光进入。
如果固体或溶液进入比色槽中,必须擦净后再放入比色瓶(或比色皿)。
比色瓶(比色皿)插入比色槽中定位后,放置约10至30秒再测定。
比色皿的透光面不可用手触摸,手持比色皿的毛玻璃面。
比色皿插入比色槽中必须靠近左侧,使比色皿定位,否则影响测定结果。
测量结束后必须洗净比色瓶(皿)、定位器和瓶盖,以防止玷污和腐蚀。
在使用诸如移液器、过滤器、数字式滴定器等移取不同溶液时,必须更换移液器吸头、洗净过滤器和数字式滴定器后再移取另外一种溶液。
分析方法干扰解决办法见相应的国家标准。
所有需要测量空白和样品的参数(溶解氧除外),在测量空白和样品时都必须盖上蓝色上盖。
检测结束后,必须关闭所有仪器设备的电源,以免发生意外。
水样中不得有明显悬浮的大颗粒或混浊物,不可以有明显颜色;若水样有明显悬浮的大颗粒,用滤纸或微孔滤膜过滤;若混浊物多的可以用离心机离心后取上清液测定;若水样有明显颜色的用活性炭脱色除去。
空白比色瓶(皿)是指装有空白溶液的比色瓶(皿)。
样品比色瓶(皿)是指装有样品溶液的比色瓶(皿)。
1毫升(mL)=1000微升(uL)
长春吉大·小天鹅仪器有限公司
目 录
仪器概述 1
1 余 氯 7
2 总 氯 9
3 浊度B 11
4 氟化物 13
5 亚硝酸盐氮 15
6 铁 17
7 锰 19
8 溶解氧 21
9 六价铬 23
10 硫化物 25
11 氨 氮 27
12 钙 29
13 化学耗氧量(CODCr) 31
14 臭 氧 34
15 总 磷 36
16 锌 39
17 总硬度(滴) 41
18 镉 44
19 pH 46
20 二氧化氯 48
21 亚氯酸盐 51
22 甲 醛 53
23 硝酸盐氮 55
24 氯化物B 57
25 铝 59
26 三价铬 61
27 镍 63
28 色 度 65
29 银 68
30 铜 70
31 硫酸盐 72
32 砷A(银盐法) 74
33 氰化物 77
34 磷酸盐 80
35 挥发酚 82
36 温 度 85
37 总硬度 87
38 次氯酸钠 89
39 钴 91
40 钼 93
41 正磷酸盐 95
42 二氧化硅 97
43 铬酸钠 99
44 钾 101
45 镁 103
46 氯化物(滴) 105
47 浊度A 107
48 钠 109
49 矿化度 112
50 碳酸盐·重碳酸盐(滴) 114
5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