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徐州免疫规划相关疾病免疫监测工作方案-徐州疾病预防.DOC

2011年徐州免疫规划相关疾病免疫监测工作方案-徐州疾病预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徐州免疫规划相关疾病免疫监测工作方案-徐州疾病预防

附件: 2011年徐州市免疫规划相关疾病免疫监测工作方案 为全面了解和客观评价全市免疫规划相关疾病的人群免疫水平和有效评价疫苗的免疫效果,加强病原学监测,决定开展全市免疫规划相关疾病免疫监测工作并制定本《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一、监测点选择 监测点原则上根据各地区免疫规划相关疾病发病与流行情况和综合监测能力,流脑人群免疫水平监测由邳州疾控中心承担,液体脊灰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和疫苗效价监测由新沂市疾控中心承担,麻疹疫苗效价监测由市、新沂和铜山疾控共同承担,病原学监测全市各CDC均承担,请各地按照要求,认真组织落实相关监测任务。 请各地按照要求,认真组织各监测点落实相关监测任务。 二、监测内容 1、流脑人群免疫水平监测; 2、液体脊灰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 3、液体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效价监测; 4、病原学监测。 三、监测任务安排与采样要求 (一)流脑人群免疫水平监测 监测对象为0岁、1-岁、3-岁、5-岁、7-岁、15-岁、20-岁、≥40岁,每组采集血样40份。11月底前采血1次。开展流脑免疫水平监测的15岁以下年龄组人群要注明流脑菌苗注射的免疫史情况。 (二)免疫成功率监测 1、监测疫苗:液体脊灰疫苗 2、监测对象与分组:分别随机选取1-2个乡(镇、街道)为监测点,选择60名无相关疾病史的初免儿童,在基础免疫前和全程免疫一个月后各采血一次。 (三)疫苗效价监测 1、监测疫苗:液体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 2、样品采集:采用定点监测与追踪监测相结合,分别自市疾控中心→县疾控中心→2个以上乡(镇、街道)接种点的冷库、冷柜、冰箱或冷藏包中采样,各点采集液体脊灰疫苗2袋或麻疹疫苗2支。 3、采集要求:疫苗采集的批号应尽量做到市、县、乡一致,监测点应在接种日时采集。采集的液体脊灰疫苗应与免疫成功率监测的疫苗批号一致。采集的疫苗样品必须按各种疫苗的冷藏要求保存,同时做好相关记录(包括疫苗生产单位、批号、失效日期等)。 (四)病原学监测 1、流脑、B型流感嗜血杆菌及细菌性脑膜炎病例病原学监测 全市每一例流脑、B型流感嗜血杆菌及细菌性脑膜炎病例均应多途径采集标本(包括脑脊液、血清、咽拭子、瘀斑血),并尽量在病人使用抗生素前采集。 县(市、区)出现首例流脑病例时,辖区疾控中心要对病例密切接触者在其预防性服药前采集咽拭子标本,以分离脑膜炎柰瑟菌。 2、正常人群流脑带菌率调查 开展人群流脑免疫水平监测的同时需开展流脑带菌率调查,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流脑菌株分离培养,对所分离到的病原菌均进行分群鉴定。 3、流脑耐药性监测 认真开展病例菌株或密切接触者菌株耐药性检测,耐药性检测方法推荐使用肉汤稀释法。 4、麻疹病例病原学监测 采集每一例麻疹病人鼻咽拭子标本。 四、监测标本采集方法 (一)免疫监测血清标本采集方法 1、灭菌要求:采血针、大小炮弹管及滴头要求无菌。经高压灭菌,15磅20分钟,37℃孵箱烘干后使用。 2、采血量:采集末梢血0.3-0.5ml,采血时手指经酒精棉球消毒后一定要用干棉球擦干后再采,采血针戳深一些,形成一滴血时,手指下垂将血滴入小炮弹管中。开展流脑免疫水平监测需采静脉血2ml。 3、标本编号 (1)人群免疫水平监测标本:用能代表地区的英文字母加上三位数字顺序编号,如XF001,X代表徐州,F代表丰县。 (2)免疫成功率标本:用能代表地区的英文字母加上两位数字顺序编免前号,如XF01为免前;免后加上一杠2,如XF01-2为免后。 4、血清分离:离心机3000-5000转/分,离心5分钟,用滴头吸出血清后放入相应的灭菌炮弹管,按顺序放在采血盒中,在盒子上写上项目名称、时间。采好的血标本放置时间不能超过72小时即要离心,离出的血清-20℃冻存,待检。 5、血清标本送检:用冷藏箱运输,箱内放入冰袋或冰块,样本送到市疾控中心疾控科,市疾控中心送至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实验室大楼六楼。。 (二)流脑病例病原学监测标本采集、检测与送检 1、脑脊液采集:常规取病人脑脊液2-3ml,于无菌小试管中4000rpm离心20分钟,沉渣接种巧克力平板37℃CO2培养,将上清液吸置另一灭菌试管中,-20℃保存、待检。 2、血液采集:在病人菌血症期采血5ml,其中4ml全血立即注入50ml葡萄糖肉汤中作增菌培养;另外1ml血离心,血清-20℃保存待测;出院前采恢复期血1ml,血清-20℃保存待测。 3、咽拭子采集:用一端弯曲45度的无菌棉拭子,于鼻咽部涂擦2-3圈,沾取分泌液并立即接种双抗巧克力培养基。如现场接种有困难,可把棉拭子标本放入含有双抗的卵黄盐水(50%)或兔血清肉汤中,带回实验室在37℃环境中增菌6-8小时,再行分离培养。 4、标本检测与送检 负责采集病人标本的各级疾控中心(或有条件的医院)应在流脑病人标本采集后对病人脑脊液沉淀物、病人4ml全血、咽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