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钱币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钱币学

中國錢幣學 班級:二年十四班 座號:4號 姓名:何育信 資料來源:/chinese/zhuanti/zggqb/729553.htm 目錄 秦朝錢幣 秦始皇統一幣制後,“半兩”錢就成了全國統一的法定貨幣。“半兩”錢外圓內方,無內外廓,背平無文;篆書“半兩”二字分別列於穿孔兩側,錢文凸起,據說是丞相李斯所創,佈局嚴謹,筆劃方折,雅卓剛健。半兩”錢上的數位體現了陰陽五行學說的思想。秦“半兩”重十二銖(秦代二十四銖為一兩),直徑十二分(3.2釐米),穿孔的邊長各為六分(1.2釐米),這些數位都是六或六的倍數。“六”是陰陽五行中水的記數,如此眾多的六齣現在錢幣上絕非偶然,是古人一種思想含義的體現。 兩漢時期錢幣 漢文帝前元五年(西元前175年)鑄行“四銖半兩”,簡稱“四銖錢”,又稱漢半兩。其直徑為2.4-—2.6釐米,重2.2—2.8克,錢穿孔比較小,無內外廓,錢文製作比較規範。漢文帝鑄行四銖半兩適應了當時的國勢民情,持續了三四十年沒有改變過。文景時期鑄錢致富最突出的有吳王劉濞和財過王者的大夫鄧通,一時間“吳鄧氏錢布行天下”。漢初對鑄錢採取自由放任政策,允許民間私鑄,這種政策老百姓是沾不到光的,只能有利於貴族、豪強和富商們。權貴富商既佔有礦(銅)山,又擁有勞動力,還有雄厚的資本和專門的技術,開放私鑄,使他們成為直接受益者。 南北朝錢幣 《宋書·文帝紀》:“元嘉二十四年(西元447年)六月……以貨貴,制大錢,一當兩……(元嘉)二十五年五月罷大錢當兩。”這種大錢當兩,被認為是當兩五銖錢。當兩五銖錢直徑2.7釐米,穿徑1釐米,厚肉,重5克,面文“五銖”文字粗壯,面有外郭無內郭,背有內外郭;錢徑重量均不同兩漢五銖錢。 陳五銖是陳文帝陳蒨天嘉三年(西元562年)所鑄。陳五銖錢直徑一般2.35~2.5釐米,重3克左右。面文“五銖”筆畫清晰,“五”字交筆處彎曲似等腰三角形,“銖”字的金字頭呈等邊三角形狀,朱字頭方折。面有內郭,無好郭,外部較寬,製作精整。 唐朝及五代十國錢幣 周元通寶形制仿唐開元錢,製作較精良,錢文整肅端莊,一般的錢直徑為2.9—2.5釐米。它與開元通寶的區別是“元”字較扁,“寶”字較小,輪廓稍寬。 大齊通寶是一種極其罕見的錢幣,現存世僅兩枚。一枚的右上方缺一角,錢幣界稱之為“缺角大齊”,另一枚的錢上鑽有4個小孔,被稱為“四眼大齊”。“缺角大齊”由清朝的江南名士戴熙所藏,當時就有人願用高價收買,戴不忍割愛,太平軍攻進杭州,戴出於偏見投水自盡,死前將大齊通寶等物深埋地下。 兩宋時期錢幣 行書大觀小平鐵錢曾在陝西發現過,數量不多,鐵母更是稀罕。這種行書大觀是瘦金大觀錢的異品,錢文雖無瘦金之剛勁,但飄逸灑脫,秀美異常,為徽宗手筆。特型出號瘦金大觀,直徑在6厘米以上,已超乎常製,可謂“宋錢之王”。 蔡京字元長,興化仙游(今屬福建)人,他屢罷屢起,被稱為“六賊之首”。。趙佶愛其書法,就讓蔡京書寫“崇寧重寶”錢文,可蔡京並不把趙佶放在眼裡,故意把“崇”字從山邊“山”字頭起,一筆插到底,把“寧”字(繁體“寧”字由︰ 、心、皿、丁四字上下組成)中心的心去掉。 元朝錢幣 元朝紙幣的形狀為長方形,一般長25-26釐米,寬16-18釐米,版面的四周是花邊。上方從右到左印有“××通行寶鈔”,正中為數額,有一貫、貳貫、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不等。下方印有印鈔的單位,職官名稱,發行年、月、日及偽造者處死等警告語。元朝的紙幣流通主要經歷了中統鈔、至元鈔、至正鈔三個時期。 元朝雖以行鈔為主,但也鑄錢,史書多有失載。在早期蒙古國時期的“大朝通寶”,有銅銀兩種。到元世祖忽必烈時,在中統年間(南宋景定元年至四年,西元1260-1263年)鑄行了“中統元寶”,錢文為漢文篆書、楷書兩體,是小平錢。但此錢不符合對錢的要求,因為篆書為旋讀,楷書為順(直)讀。篆楷皆背無文,但楷書有背四星的,極罕見。 明朝錢幣 崇禎在位時鑄行的“崇禎通寶”,種類繁多,計有百余種。崇禎元年開鑄的“崇禎通寶”,每文重一錢二分五厘,鑄作精良。能體現出崇禎改革之決心﹗但三年後,改鑄北京錢為一錢重,南京錢為八分重,從此後,錢製開始趨於複雜,崇禎通寶以小平錢為主,有折二,當五,當十等大錢。崇禎小平錢皆為真書直讀,分為背無文和背有文兩大類,但有一種隸書體背無文小平錢,比較罕見。在背有文錢中再分二類,一種背鑄星月紋標記;一種是背鑄文字︰有背記重,背記局記地,背記事。此外還有一種背文穿下鑄奔馬圖形的小平錢,徑小輕薄,俗稱“跑馬崇禎”此錢鑄意不明,但民間傳說卻把此錢和闖王李自成和南明馬士英巧妙的聯繫起來了,李自成號稱闖王,“闖”字門內有馬,“跑馬崇禎”預示著“一馬入門,門下有馬”滅亡崇禎者必為李自成也。 清朝錢幣 一、幣值複雜,有當四、當五、當八、當十、當二十、當三十、當四十、當五十、當八十、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