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会计准则18——所得税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 基本内容结构(六章25条) 总则:目的、范围 计税基础 暂时性差异 确认 计量 披露 主要讲解内容 一、基本核算思路 二、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三、暂时性差异的分类及其确定 四、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 五、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 一、基本核算思路:资产负债观下的债务法 资产负债表观与交易观对比: 历史沿革 目标与侧重 确认基础 一、基本核算思路:资产负债观下的债务法 基本核算程序: 1.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 2.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3.比较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确定暂时性差异 4.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 5.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二、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 1、含义 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即: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某一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历史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 二、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例:企业某台设备账面原值5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0。税法与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税法折旧年限为10年,会计折旧年限为5年。所得税率30%。 分析:按税法规定的折旧条件,该设备10年内每年折旧额为50万元,第1年的计税基础为500-50=450万元;而会计5年内每年折旧为100万元,第1年账面价值为500-100=400(万元)。 二、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结论:因折旧事项的影响,造成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二者相差450-400=(50万元) ,形成暂时性差异(可在未来期间自动转销)。 这一事项的另一涵义是:税法不认可会计多确认的折旧费用,因此应税所得高于会计利润,本期多缴所得税(即应交税费比企业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多)50×30%=15(万元),未来按税法会多确认折旧费用,届时可少缴(即应交税费比所得税费用少) 15万元。 二、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假如企业当期税前利润为1000万元,则本期计税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1000×30%) 30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 15万元 贷:应交税费 315万元 未来转销纳税差异时,将在贷方抵销上述分录中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例: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 企业当期发生研发支出1000万元,其中资本化形成无形资产的为600万元。所得税率30% 分析: 会计: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构成无形资产成本; 税法:盈利企业的研发支出可加计税前扣除 因此,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600万,而计税基础为0 二、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结论:因无形资产计价不同,形成暂时性差异600万元,即本期按税法确认费用比会计多600万元,应税所得比会计利润少600万元,少缴所得税(应交税费比所得税费用少)600×30%=180(万元);未来无形资产摊销期内税法不认可会计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应税所得高于会计利润,导致多缴所得税(应交税费比所得税费用多)。 二、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假如企业当期税前利润为1000万元,则本期计税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1000×30%) 300万元 贷:应交税费 120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 180万元 未来转销纳税差异时,将在借方抵销上述分录中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二、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例:某项无形资产取得成本为160万元,因其使用寿命无法合理估计,会计上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但税法规定按不短于10年的期限摊销。取得该项无形资产1年后,确认该资产减值20万元。所得税率30%。 账面价值=160-20=140(万元) 计税基础=160-(160÷10)=144(万元) 纳税差异144-140=4 (万元) 二、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从另一角度理解:本期会计多确认费用4万元,因此应税所得比税前会计利润多4万元,多缴所得税(应交税费大于所得税费用)4×30%=1.2(万元);在资产使用寿命终了时,该项差异将随资产计价的统一而自动转销。 二、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假如企业当期税前利润为100万元,则本期计税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100×30%) 3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 1.2万元 贷:应交税费 31.2万元 未来转销纳税差异时,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畜牧兽医职业生涯规划书 .pdf VIP
- 2024-2025四川遂宁遂宁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题【答案版】.docx VIP
- 15分钟课堂教学.pdf VIP
- 职业技术学院民族音乐与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VIP
- Tolteq 脉冲器 操作手册.pdf VIP
-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忆读书》教学ppt课件.pptx VIP
- DB50T1310-2022丰都麻辣鸡加工技术规程.pdf VIP
- 2024-2025四川遂宁遂宁中学高一上期中数学试题【答案版】.pdf VIP
- 河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培训验收考核题(6月21日)车上试题【含答案】2025.pdf VIP
- 华东理工大学电路原理与分析期末复习.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