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留日热有限抑制与学业激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末留日热的有限抑制与学业激励   摘 要:清末,??内兴起留学日本的热潮,留学生管理工作在人员任命、机构设置、管理规程等方面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制度变迁过程。留学生选派资格管理、思想管控以及学业成绩、转学和请假等学业管理规范构成了留学生监管的主要内容。政府从留学生考核、奖励和任用等方面加强了对归国留日学生管理。清末留日学生管理由初步尝试到日趋完善,既有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又有值得反思之处。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17   关键词:留日学生;管理制度;评析   Abstract: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rise of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in Japan upsurged. However, the management of the Chinese students in Japan experience a changing process in personnel appointment, structural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procedures. Students selecting qualification management, thought control and academic management, such as achievement, transfer and leave, constituted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supervision of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 The government strengthened the management of the returned students from Japan through assessment, rewarding and appointment, etc. The management of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in Japa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developed from preliminary attempt to perfect management, which is worthy of reference and reflection.   清末,日本成为中国海外留学的主要目的地,一度形成留日热。对此的研究成果颇丰,然就管理言之,史学界关注不多①。笔者试图基本以清末留学热的背景,从学业管理和就业激励的角度,以留日学生为中心,勾勒出清政府留学生管理的轮廓,以期抛砖引玉。   一、留日热及管理制度演进   (一)留日热概况   1896年,驻日公使裕庚招募13名学生赴日本留学,此为近代国人留日的开端。因甲午战争等多重因素的刺激和诱引,不久留日出现了勃兴的局面。据《日本留学中国学生题名录》统计,1898年留日77人,1899年143人,1900年159人,1901年266人,1902年727人[1]1,53;舒新城认为至1906年留日人数大约“万余”[2]16;陈清之认为留日最高峰时期约一万二有余[3]626;董守义认为1905年留日学生大概在8 000人左右 [4]196;学者实藤惠秀认为,1906年留日人数大约在8000左右[5]39。人数如此迅猛增加,导致产生一系列问题,部分日本学校招收条件宽松,良莠不齐的现象时有发生,“具有良好根基者有之,但毫无根底者也比比皆是”[6]85。   清末留日学生,差不多一半是自费留学生,为数众多的自费留学生管理是一个令清政府棘手的问题。[7]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培养众多的留学人才,因而鼓励自费。刑部候补郎中章京霍翔上奏指出:“窃以为莫若推广游学章程,令有财力之文武各大员及各省富商,各选聪颖子弟,自备资斧报名,由各省咨送总理衙门,一体汇送外洋学堂肆业。”[8]292在政府的鼓励下,自费留日学生数量猛增,但政府对自费学生疏于管理,这些自费留日学生“或学未半他人,而沾沾然有满之色”[9]23。虽然其中不乏有优秀的,但不可否认许多学生“则弁髦道德,立身行己,处处授人以可议之地,及数月数年以后,于彼真成就者相形见绌,破绽尽露”[9]24。   (二)留日管理制度演变   起初,留日学生管理工作由驻日公使代理。后来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对本省留学生派专员监督管理。1897年,浙江省命孙淦为留日监督,开独立管理之先河。总体来说,清政府还无总体规划,管理规程缺乏统一章程,效果不尽人意。1898年,驻日公使李盛铎认为 “非派专员于就近地方常川驻守不可” [10]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