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女外交家龚澎的瑰丽人生
1970年9月20日,女外交家龚澎永远地离开了她深爱的祖国和亲人。21日,举行追悼会,周恩来送来了花圈,李先念、邓颖超等人参加了追悼会,外交部部长姬鹏飞致悼词。周恩来很怀念这位结识于重庆的战友,他不止一次地对龚澎生前的外国朋友谈起她,像自言自语一样絮絮地说:“龚澎死了,龚澎死了……”
龚澎在风华正茂的56岁离开人世,让人扼腕。在那非正常的日子里,她仍像春蚕在吐丝,一直到死;她又像一支红烛,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外交部新闻司的奠基人
组建情报司,定规立矩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年仅35岁的龚澎作为青年组代表出席了这次盛会。10月1日,龚澎登上了天安门城楼,目睹了新中国诞生那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这一天也是新中国外交部成立的日子。
11月3日,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在中南海西花厅召集外交部组建后的首次会议,龚澎被提名为外交部情报司(现新闻司)司长。1949年,毛泽东在西柏坡时就确定了新中国外交要“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以及“一边倒”的三大决策,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要同世界各国建立的是新型的外交关系。根据这些基本原则,龚澎认为,情报司要想当好中央的耳目喉舌,最关键的是要有一支过硬的德才兼备的队伍,而这样的人才并非唾手可得,要去认真寻找,找不到的还要自己培养。情报司最初只有十几个人,一是来自过去曾从事过新闻工作的,如在重庆或上海就已参加了共产党的新闻工作;二是留学生或来自香港的爱国青年;三是刚毕业的外语专业大学生。龚澎认为只要是热爱新中国,愿意为国家出力的人才,都可以培养并大胆使用。
经过调查研究,一系列有效的工作规范在情报司相继搭建起来。1950年7月,《外交部关于颁发外国记者登记证暂行条例》公布。经周恩来批准后,沿用几十年。后经逐渐完善,终于形成了现在的《外国记者在华工作指南》。
调查研究,敢为人先
毛泽东说: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龚澎认为,作为新闻人,必须重视调查研究,提供最接近真相的材料,有针对性地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周恩来一贯要求外交部提供可靠信息,并对获取的材料或信息进行认真分析,拿出看法。
龚澎根据周恩来指示,在新闻司提出六字方针:准确、及时、有用。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精确的判断和评估,不允许出现“大概”“可能”“也许”等模棱两可的字眼。她还要求干部要善于发现问题,要有敏感性,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破除思想上的条条框框。譬如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评论家李普曼想来中国,中国让不让他来;苏共要开二十三大,中国要不要去参加;如何看待苏联宣传机构对国际问题的看法;等等。这些需要直面的问题,她从不回避。
为了让中央及时准确地掌握国际形势发展动态,龚澎第一个提出在驻外使馆设站点,以保证把当天西方报刊上的重要信息报回国内。当时中国还不能直接订阅西方报刊航空版,所以就利用东西柏林之间可以自由通行的有利条件,让驻东德东柏林使馆的人去西柏林的信箱取报刊,然后选取有价值的信息每天用明码电报发回。她还派新闻司的人外出采集信息。1951年至1957年,曾派出三批,每批两人,去东柏林、日内瓦等地。后来,新华社开始派驻外记者,就由他们承担采集信息的任务了。
1961年,相继出现柏林墙和古巴导弹危机事件,国际形势异常紧张,这对新闻和信息的时效性要求极高。为紧跟形势的变化,龚澎决定推出《新情况》综字号版,及时准确地向中央和部领导反映最新动态。1962年至1963年,中苏两党论战激烈,因为中共发表“九评”,我驻苏使馆新闻橱窗被砸。新闻司知晓后,拟以中国政府名义发照会,对此事进行交涉。周恩来召见该事件的有关人员并详细交代:损坏了哪些东西要有照片为凭。宣传橱窗里都有哪些照片?损坏了几张?其中有无宋庆龄副主席出访的照片?一一都要查清楚。当龚澎得到具体指示后,立即电告我驻苏联大使馆,一定要仔细查清,尽快报回,然后开始草拟照会,以便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当时新闻司有关科室三班倒,通宵达旦地工作。夜里编写每日重大要闻,有的是靠直接阅读电传机传过来的外国通讯社信息,有的是机要通讯处夜里三次去新华社取回的驻外记者发回的重要外国评论文章等,工作异常辛苦。
向世人讲清楚中印边界问题真相
为了向世人讲清楚中印边界问题真相,龚澎提出了“要让事实说话”的基本立场观点。
周恩来召集外事口负责人会议时说,要让世界及时了解我们的观点,了解中印边界真相,听西方怎么说,印度怎么说,是谁挑起分歧。周恩来如数家珍,讲了边界问题的历史,包括普通地图上很少见的一些地名。龚澎很感动,认为有必要让主管人员补上这一课,便立即组织人员业务培训、考核。同时,着手?致入微地分析研究工作,如“麦克马洪线”的来龙去脉,根据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