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葡萄酒在中国的千年兴衰
深红色的葡萄酒浆,倾入晶莹剔透的水晶杯,总能营造出西洋式的浪漫典雅。
葡萄,在植物学分类上属于葡萄科、葡萄属。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有数千个可以酿造葡萄酒的葡萄品种,但可以酿制上好葡萄酒的品种只有五十种左右,它们基本上都是“欧洲种”葡萄的后代。
有一种说法认为,葡萄驯化和葡萄酒酿制起源于距今7000年前的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后来因为战争和移民等因素,初传埃及,后传至希腊、罗马,罗马人又把它传到了高卢(法国)及莱茵河流域。
葡萄和葡萄酒,几乎与整个西方早期文明史如影随形。
在古埃及,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前2181年)有二十九座坟墓和一座神庙的壁画上描绘了酿造葡萄酒的场景,其中涉及了葡萄酒酿造的十二个环节,后世酿造葡萄酒的标准程序,此时已具雏形。而古埃及酿造葡萄酒的确切记载,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早王国时期。
从公元前十六世纪开始,古希腊就有了园艺作物“以葡萄和橄榄树尤为重要”的记录。葡萄酒不但是古希腊的大宗出口商品,也是宗教仪式不可缺少的一种物品。古希腊人经常载歌载舞,以举行葡萄酒庆典的方式,表示对神话中酒神的崇拜。 据统计,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中提到葡萄藤或葡萄的地方至少有三十几处,描写葡萄酒或甜酒的地方更是多达数百处。
古罗马政治家加图著的《农业志》记载,罗马共和国后期亚平宁半岛的农业经济是以“生产佳酒且产量丰富的葡萄园居第一。”
但是,代表着纯正地中海文化特征的葡萄酒,也出现在中国古诗中,最有名的就是唐代诗人王翰的那句“葡萄美酒夜光杯”。那么,源于西方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在历史上和中国有着怎样的渊源关系呢?
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
“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刘司直赴安西》,其中的“蒲桃”指的就是葡萄,也作“葡陶”“蒲萄”,而诗中所咏之事,则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西域的苜蓿和葡萄。
中国史书上的“西域”,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指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即昆仑山以北、敦煌以西、帕米尔以东的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广义泛指自玉门关以西通过狭义的西域所能达到的地区,包括亚洲的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的东部和非洲的北部。
张骞出使西域,曾至大宛国(首都在今土库曼斯坦共和国阿斯哈巴特城)。《史记?大宛列传》云:“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多善马。”“(大)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这里所说的“善马”,就是著名的“汗血宝马”(学名阿哈尔捷金马,简称阿哈马),汉武帝封之为“天马”。苜蓿是作为“天马”的饲料被引种到当时西汉的首都长安的,而与它一起引种的“蒲桃”,则是当时西域很多国家普遍采用的酿酒原料。
在地理上与古代伊朗(中国文献称之为安息)比较接近的西域,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掌握了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的技术,盛产葡萄和葡萄酒。
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鄯善县洋海墓地出土了距今约2500年前的一株葡萄标本,它属于圆果紫葡萄的植株,其实物为全长1.15米、每节长11厘米、扁宽2.3厘米的葡萄藤。近年,新疆苏贝希墓葬考古也发现了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的葡萄籽,专家认为,最晚在那个时候,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已经传到了西域。
与葡萄和葡萄酒有关的西汉时期(距今约2200年以前)的出土文物更是层出不穷。1975年,在新疆天山北麓的一座古墓中,发掘出了西汉时期的酿酒器具一套,其中有球形青铜壶、扁形陶瓷发酵器和木制的压榨葡萄的工具。1985年,在吐鲁番火焰山公社以北哈拉和卓的一座西汉古墓中,在死者木棺的底部出土了许多古代葡萄藤。如前所述,史学巨著《史记》大量记载了西域盛产葡萄和葡萄酒的史实,而前、后《汉书》有关西域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的记载也很丰富。《汉书?西域上》云:“且末国,王治且末城,去长安六千八百二十里……北接尉犁,南至小宛可三日行,有蒲陶诸果。”且末国,大体位置在今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的且末县。东汉时期,塔里木盆地绿洲及临近地区葡萄的种植继续发展。《后汉书? 西域传》云:“伊吾地宜五谷、桑麻、蒲萄。”伊吾即今哈密。东汉王逸的《荔枝赋》描写道:“大哉圣皇,处乎中州,东野贡落疏之文瓜,南浦上黄甘之华橘,西旅献昆山之蒲桃,北燕荐朔滨之巨栗,魏土送西山之杏。”这里的“昆山”就是西域昆仑山,说明这里在东汉时期已经把蒲桃(葡萄)当作重要的贡品上贡。
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
中国也有本土的野生葡萄。《诗经》里提到的“萸”“葛?”等,就是某种葡萄属植物。由此可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