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研究百年回顾.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柳宗元的研究百年回顾

PAGE PAGE 12 柳宗元研究百年回顾(洪迎华 尚永亮) 柳宗元研究是中唐文学研究的一大宗。站在新世纪学术研究的起点,回顾并总结20世纪柳宗元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① ,对日后研究方向的确定和研究水准的提升,均不无裨益。鉴于百年研究时间之长,范围之广,本综述将遵循两条原则:一、选择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列举成果中的主要作品,其他从略。二、主要以大陆地区的研究为考察对象。据台湾学者罗联添的《隋唐五代文学论著集目正编》和《隋唐五代文学论著集目续编》统计,自1912年至1990年,港台和国外的柳宗元研究也取得丁可喜的成绩,成果分别为160项、127项。但因其资料难以觅集,故暂不在论述之列。 从成果量的时段分布和关注目标的变化,总观柳宗元百年研究历程及其特点: 20世纪柳宗元研究,经历了一个由冷落到重视而渐趋繁荣、由非常到正常而渐趋稳定的发展过程。根据研究成果的时段分布和不同时段的研究状况,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半个世纪是柳宗元研究的起始阶段。研究成果不多,总量约12项。论者们关注的主要是古文运动中的柳宗元。在一些专门研究古文运动的著述里,论者们对韩柳的功绩给予了宏观的肯定,或对韩柳的古文创作进行比较,或对柳氏的古文理论和创作予以评述,如李辰冬《韩柳的文学批评》 ② 、梁考瀚《柳宗元文艺思潮及其影响》 ③ 等文即是。而在形式上,多采用随笔、杂感式的批评,如周荫堂的《读柳文》 ④ 、董郁青的《读柳文随笔》 ⑤ ,就表现了此一特点。就其关注目标而言,则于柳氏山水游记和小说文学颇有涉及,如周的《读柳子厚山水诸记》 ⑥ 、胡寄尘《柳宗元的小说文学》 ⑦ 等。据此可以看出,此时段的柳宗元研究虽有筚路蓝缕之功,但整体上却如散兵游勇,不成气候,缺乏理论和体系,基本上处于一种随个人兴趣偶而问津、浅尝辄止的状态。 第二,50年代至“文革”前是柳宗元研究的发展时期。无论数量和和质量均有了长足进展,成果上升到48项,其中50年代16项、60年代32项,而且出版了8部研究专著。研究范围则广泛涉及到作者生平、思想、诗文创作和成就、文集整理和研究资料的汇编。在研究倾向上,黄云眉扬柳抑韩,对此后的韩柳评价产生了持续的影响。侯外庐、赵纪彬等集中笔墨于柳氏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柳宗元方面作了先期实践。散文研究上值得重视的是,管希雄和清水茂等对柳氏山水游记的艺术特色和情感内容作了专题研究,颇有深度和新意(详后)。马茂元、陈友琴等开始关注柳宗元的诗歌,《柳河东集》也得以排印出版。其它方面的代表成果则有:施子愉的《柳宗元年谱》 ⑧ 、吴文治的《柳宗元评传》 ⑨ 和《柳宗元研究资料汇编》 ⑩ 。同前50年相比,这一时段一方面呈露出一股经长期沉默郁积而释放出来的热情,另一方面则由于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学者们将更多精力放到了对研究对象思想、创作、成就进行社会学的价值认定和评价,对文学作品艺术性的探讨也很不深入。 第三,“文革”十年是柳宗元研究的非正常阶段。进入70年代,由于受政治气候的影响,柳宗元研究被无辜地卷入到一场声势浩大的“评法批儒”运动中,其思想被武断地划为法家一派,而受到前所未有的爆炒。一时间,宣扬和赞美柳宗元法家思想的文章在报刊上大量涌现,仅在1973到1976的短短四年里,有关成果即达245项,占整个70年代277项的88.4%。文章和选本虽然不少,但总体来说,成果重复、目标单一、范围狭窄,学术研究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然而,这一时期出现的柳宗元热,在客观上却极大地强化了柳宗元及其作品在社会上的普及度,此其一;其二,此一时段章士钊《柳文指要》的问世,堪为柳宗元研究的一大力作。该书分上下两部:上部是“体要之部”,按柳集原文编次,逐篇加以评论、考证、校笺;下部是“通要之部”,按专题分类论述有关柳宗元和柳文的各项问题,引用了大量材料,提出自己的见解。其中虽不无时风左右,表现出浓郁的扬柳抑韩倾向,某些观点也颇有偏激处,但整体而言,还是著者以其学术真诚和过人识见数十年研读柳文的结晶。 第四,八九十年代是柳宗元研究的繁荣稳定期。经过70年代后期的学术反思,迎来了80年代柳宗元研究的新局面。十年的时间里,研究成果约为412项,创下了20世纪柳宗元研究成果时段分布的最高记录。1981年10月,在湖南零陵举办柳宗元学术讨论会;1983年底在柳州召开全国柳宗元哲学思想讨论会;1985年8月8日,柳宗元学术研究会在柳州宣告成立,柳州逐步成为研究的资料中心和活动中心,会后不久,柳宗元研究会出版了不定期刊物《柳学研究动态》。90年代,柳宗元研究在80年代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1993年8月,以“柳宗元与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心议题的首届柳宗元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柳州举行,会后出版了《国际柳宗元研究撷英》;1998年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