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冬瓜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
一、场地环境与设施设备
1.场地环境
育苗工厂应建在远离环境污染源、离大田及蔬菜种植区距离不得小于 0.5 km,光照充
足,生态良好,水质优良,地势高,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水电等配套设施齐
全的地区。
2.育苗设施与设备
育苗设施主要是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其他辅助设备有自动播种机、高温消毒机、恒
温箱、催芽室、穴盘、防虫网、苗床、基质搅拌机、遮阳系统、补光系统、电动喷雾器、喷
淋系统、加温和降温系统、发电和净水设备等。
二、生产技术
1.播种前的准备
1.1 设施、设备消毒
1.1.1 温室消毒
用 15%的杀菌烟雾剂、15%杀虫烟雾剂配合硫磺熏蒸灯使用,每667 m2 温室用 10 个硫
磺熏蒸灯,每个熏蒸灯用25 g 硫磺,封闭高温闷棚3~5 d,待气味散尽后即可使用。
1.1.2 穴盘消毒
在次氯酸钠500 倍液中浸泡12 h,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方可使用。
1.2 基质配制与装盘
1.2.1基质配制
选用优质草炭、蛭石、珍珠岩为基质材料(草炭EC 值0.3~0.35、pH 5.5~5.8、纤维长
度0~7 mm、蛭石粒径1~3 mm、珍珠岩粒径3~5 mm),三者按体积比6:1:2 混合配制;或选
用育苗专用基质。然后每 m3 混合基质加入 1.5~2 kg 保瑞丰 10 号复合肥
(N:P2O5:K2O=18:18:18),同时加入30%苗菌敌可湿性粉剂40 g,用于基质消毒,每m3 基
质加100 L 清水搅拌均匀待用。
1.2.2 穴盘的选择与装盘
使用0.5 mm 厚可降解一次性PS 标准穴盘,72 孔,尺寸(长×宽)54 cm×28 cm。将
准备好的基质装入穴盘,抹平即可。
1.3 品种选择
应选择符合市场需求,应选择符合市场需求,抗枯萎病、蔓枯病、炭疽病、高产的品种
为主。
1.4 用种量计算方法
用种量(粒)=所需成苗数(株)/[种子发芽率(%)×壮苗率(%)]
1.5 建立种子档案及封样
1.5.1 建立种子档案
每一批种子都必须带有检疫证书和发票。种子到货后。应立即填写《产地检疫》表,并
上报当地检疫部门。同时,管理人员将对该批种子进行记录封样、备案。
1.5.2封样方法
以100粒为单位装入档案袋,档案袋封条内容包括:品种名称、生产批号、代表数量、
进货时间、质量标准、进货单位、进货单位负责人签名、发货单位、发货单位负责人签名、
同时盖双方单位骑缝章。
2.播种及出苗期管理
2.1 催芽:
催芽前先将种子晾晒3~5 h,以加快种子萌发。然后将种子置入60 ℃的热水中烫种,
迅速搅拌,待水温降至40℃时,加入1%O.S 施特灵等植物诱抗剂浸种,每隔3 h 后换水并
搅拌,12h 后去除秕子,捞出晾晒。
催芽在催芽室内进行。将种子摊放在装有湿棉布的平盘内,再用地膜包紧。催芽过程
的白天温度控制在 25~32 ℃,夜间温度控制在 18~23 ℃,有 10%的种子露白时停止加温,
1
50%的种子露白时待播。
2.2 播种:
芽长不超过1cm、出芽率达到50%时即可播种。未出芽的种子可继续催芽使用。将催好
芽的冬瓜播种在已装有基质的标准穴盘内,播种深度 2.5 cm,播后覆盖消毒蛭石,淋透水
后,苗床覆盖地膜保湿、保温。
2.3 出苗期管理:
白天温度25~30 ℃,夜温 18~23 ℃。当有50%~70%幼苗出土后及时揭去地膜。前期光
照强度大时遮阳,当幼苗统一变绿时进入正常管理。
3.出苗后管理
3.1 环境管理
3.1.1 湿度
出苗后湿度控制在60%-70%,湿度过高通风排湿,湿度过低进行喷水加湿。
3.1.2 温度
白天温度25~30℃,夜间18~23℃,白天高于32℃要降温,夜间低于18℃要加温。
3.1.3 光照
出苗后2~3 d 之前,晴天中午遮阴。若遇阴雨天,光照弱,可不遮阳。
3.1.4 肥水管理
第一片真叶展开前喷施清水,第一片真叶展开后喷施浓度为 0.5‰的保瑞丰 10 号营养
液;第二片真叶展开后喷施浓度为1‰的保瑞丰10 号营养液。
3.2 病虫害防治
3.2.1 物理防治
增加光照强度,在不影响温度需求的基础上加大通风量。将育苗设施所有通风口及进出
口均设60 目防虫网。温室内张挂黄蓝板,约每10m21 块,诱杀白粉虱、蚜虫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Q_321202GXD001-2016聚苯颗粒泡沫砼.pdf
- Q_370705QJR 009-2015(浓缩EM菌王)水质改良剂.pdf
- Q_370724DLY 002-2016水溶肥料.pdf
- Q_371402DHK001-2015汇康牌84消毒液.pdf
- Q_371426LS 006-2016副产磷酸二氢钠.pdf
- Q_66755806-1.2-2016简易水位采集器废止.pdf
- Q_ADZB002-2016足银999、990.pdf
- Q_ADZB002-2016足银999、990废止.pdf
- Q_AYT 15T 15-2016洗碗机专用催干光亮剂.pdf
- Q_BGH065-2016采油用聚合物裂解解堵剂 含氮化合物.pdf
- Q_0100AXZM012-2015丝瓜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pdf
- Q_0100AXZM2015-2015嫁接黄瓜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pdf
- Q_0100SCF001-20162,2,3,3-四氟-1-丙醇废止.pdf
- Q_0103JMS001-2015孟氏拔罐擦剂废止.pdf
- Q_0205TOP 006-2015石油专用管螺纹锁固脂.pdf
- Q_0211ZZY010-2015复合肥防粘结包裹剂.pdf
- Q_0212 KCH003-2015废水固体营养剂(KMM-721).pdf
- Q_0281WLT 005-2016水体补钙素.pdf
- Q_0300ZDD035-2016D403胺基羧酸型螯合树脂废止.pdf
- Q_0300ZHF019-2015001×7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