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差异算什么这条线把中国分成两个世界2017-07-02234431.DOCVIP

南北差异算什么这条线把中国分成两个世界2017-07-0223443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北差异算什么这条线把中国分成两个世界2017-07-02234431

PAGE \* MERGEFORMAT 1 南北差异算什么?这条线把中国分成两个世界?? 2017-07-02 23:44:31|?? HYPERLINK /blog/static/242622103201752561241493 \t _blank 《南北差异算什么?这条线把中国分成两个世界》 ? 一切中国经济数据,不过是这条分割线的注脚。 北宋的时候有一个典故叫做“宋挥玉斧”,说的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平定四川的后蜀政权后,拿一把小玉斧,在地图的西南边画了一条线,线这边归我管,线那边我不管,从此之后,两侧的大宋和大理两国相安无事,保持了几百年和平。 如今,在中国国土上,也有这样一条线,影响着世世代代。这条线北起黑龙江省黑河,一路向着西南延伸,直至云南腾冲,把中国版图一分为二,是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胡焕庸通过数万个数据,一点一点在地图上摸索出来的。 自这条线诞生以来,无论是人口布局、经济繁荣、气候变化等都沿着这条线划分的比例发展。 不过,最令人唏嘘的,无论中国领土发生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条线始终“岿然不动”。 胡焕庸线的诞生 1935年,34岁的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胡焕庸在《地理学报》发表了他平生最重要的论文:《中国之人口分布》。 这篇文章的末尾,是一张中国人口分布地图,在地图上画了一条区分人口稀密程度的界线,一头是东北黑龙江的爱辉(今天的黑河),一头是云南的腾冲,这条45度倾斜的直线把中国版图一分为二,线的东南边,国土面积占当时版图的36%,人口占96%,线的西北边,面积占 64%,人口只占 4%,人口密度相差40多倍! ?胡焕庸线 这就是著名的中国人口分界线:“爱辉—腾冲”线(解放后称“黑河—腾冲线”),在国际上,命名为“胡焕庸线”。 2009 年,中国地理学会发起“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评选,“胡焕庸线”名列其中,被称为20世纪中国地理最重要发现之一。 ?胡焕庸线很牛逼 历史上,分界线有很多种,但是像胡焕庸线这样被列为重大发现、被写进教科书的却只有这一条,那么它究竟牛在哪里? ?1935年胡焕庸先生用手工画图发现的“爱辉-腾冲线” 首先,胡焕庸线是用“大数据”算出来的。据胡焕庸的学生吴传均院士回忆 :当时中国的总人口估计有4.75 亿,胡焕庸以1个点表示2万人,将2万多个点子落在地图上,再以等值线画出人口密度图。 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用手工画2万多个点,再计算等值连线,耗费的工夫是惊人的。可以说:胡焕庸线是中国地理学家第一次运用“大数据”做出的重大发现。 ?更牛的是,不管历史如何摔打,胡焕庸线总不倒。八十年来,中国经历了无数变化,版图形状从海棠叶变成了雄鸡,人口从4亿多变成13亿多,经济规模增长了几十倍,国家的区域发展规划和人口移民政策更是不断改变。 ?1935-2010年的人口密度分界线基本围绕胡焕庸线波动 1935年,胡焕庸线东侧人口占为96%,到了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时候,东侧人口占比是94.2%,1990年第四次普查时东侧人口占94.1%,2000年第五次普查时东侧人口占93.9%,到2010年第六次普查时东侧人口占93.7% ,70多年之间仅仅减少了2.3个百分点。 这不得不让人感慨:“其多寡悬殊之持久,有如此者!”。 最牛的是,胡焕庸线不仅是人口密度的分界线,也是两个世界的分界线。 在诗人眼里,胡焕庸线是边塞与田园风光的分界线,东边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西边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东边是“杏花春雨江南”,西边是“白马秋风塞上”。 环境专家眼里,胡焕庸线是干旱与湿润生态的分界线。从地形和气温看,胡焕庸线的西侧主要是低温高寒地区,东侧地形相对平缓且年均气温较高(东北地区除外)。从降雨量看,胡焕庸线基本与400 毫米年降雨量线重合,这是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也被视为中国生态环境界线。 农业专家眼里,胡焕庸线是农业与牧业生产区的生态分界线。农业与牧业的边界,玉米分布带的上限,都与胡焕庸线基本重合。 老司机眼里,胡焕庸线是高速公路网和收费站的分界线。 在买房人眼里,胡焕庸线更是两个世界的分界线 :中国所有的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包括西部地区的大城市成都、重庆、西安、昆明集中都在胡焕庸线的东边,甚至所有住房均价万元以上的城市、绝大多数实施限购的城市,也都在东侧;而西侧的大城市仅有兰州、呼和浩特、乌鲁木齐等几个。 总之,不管你喜不喜欢,胡焕庸线就在那里,摔不倒、打不破。 胡焕庸线两侧为何差异大? 胡焕庸线两侧这么大的差异,胡焕庸先生曾提出三个原因:自然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其中自然环境因素影响最大,尤其是气候。 ? 根据中科院王铮、吴静等学者的进一步研究,胡焕庸线是历史气候变化的产物,在气候相对温暖湿润的汉唐时期,尚未出现胡焕庸线。大

文档评论(0)

sunhon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