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东台东地区灾害防救计划-台东大学防灾科技资讯中心
PAGE
PAGE
台東縣長濱鄉災害防救計劃
第一編、總則
第一章 計畫概述
一、依據:
災害防救法第廿條第三項暨台東縣地區災害防救計劃規
定辦理。
二、目的:
台東縣長濱鄉(以下簡稱本鄉)為健全災害防救體系、落實防災業務之執行,強化地區災害預防、應變措施及復原重建工作,以提升本鄉災害應變中心暨災害防救相關業務單位之應變能力,期能針對各種災害狀況立即蒐集、通報,並統籌指揮及調度各相關單位人員、救災資源、裝備,發揮整體之救災動員能力與處理,以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及減少災害損失,達到防災重於救災,離災優於防災之最高機制。
三、計畫之構成及內容
本計畫由五編構成:第一編為總則,第二編災害預防,第三
編災害緊急應變措施,第四編災後復原重建,第五編災害防
救相關附屬資料。在內容方面,第一編總則說明本計畫之依
據與目的、構成與內容、地區環境與災害狀況、相關業務單
位之分工與權責,以利計畫使用者得以迅速瞭解本計畫之概
貌。第二編災害預防乃基於前揭各項基本方針,律定各相關
業務單位,平時應執行災害防救教育訓練暨執行各項災害防
救業務整備。第三編災害緊急應變措施,律定災害預報警報,
災情蒐集通報,避難疏散,及災害搶救事項。第四編為災後
復原重建機制,說明災後復原重建之基本方向、確保災民生
活之相關事項。第五編為災害防救相關附屬資料。
四、計畫之訂定與修正
㈠本計畫除依據災害防救法第十條規定訂定外。
㈡本鄉災害防救計畫每年定期檢討一次或本鄉災害防救會報各編組單位對本鄉災害防救計畫認為有修正必要時,應於定期檢討會報前提案送交業務單位本所民政課彙整,並於召開本鄉災害防救會報時提會討論通過後修正。另本鄉重大災害發生時或發生後,認為有調整重要防災措施之必要時,得由災害防救會報召集人(鄉長)召開本鄉災害防救會報,對本鄉災害防救計畫檢討修正。
第二章 災害預防(區域環境)
地區環境概述: 本鄉位於花東海岸山脈中間海階地段,主
要精華區為沿海地區,地形上為一南北狹長的沖積扇,海
岸地形屬東部斷層海岸之ㄧ部分,大體呈南北延伸,海岸
多斷層有些坡度極陡,河流出口處有部分礫質及砂質海
灘,有部分則為較陡之岩岸,長濱沖積扇面積廣大,海岸
平原係由城仔溪、長濱溪、粗石坑溪合力沖積而成。其地
理位置在台東縣境的最北端,與花蓮縣豐濱鄉為縣界、東
瀕太平洋,西倚海岸山脈與花蓮縣玉里鎮及富里鄉安通地
帶為鄰,北起大峰峰,南至界橋與成功鎮分隔為鄉鎮界,
東西寬約8公里,南北長約28公里,面積155.1868平方
公里,由北至南計有6個村(樟原村、三間村、忠勇村、長
濱村、竹湖村、寧埔村)及13個社區部落。大部份分佈於
海岸線,小部份零散分佈在山區。
臺灣位於西太平洋颱風區及歐亞與菲律賓板塊夾縫中,環
太平洋地震帶上,地層仍屬年輕不穩定型,境域、地形、
地質、土壤、水文、生態皆因隨季節氣候變化現象不定。
長濱鄉境內多山,河川短狹水流湍急,地形南北狹長,謔
稱是否位於秀姑巒溪切口而易形成颱風行經路徑登陸之點
,則未經證實不得而知,但依颱風入侵機率情形評估觀之,
本鄉風災機率甚高,多少皆會影響本鄉造成災害危及人民
生命財產、農漁業等之損失。近年來地球氣候劇烈變化莫
測,天然災害發生無可預期,諸如颱風、豪雨、水災、火
災、土石流、地震、海嘯及人為災害皆有可能倂為複合型
之重大災害。綜觀上述,重視災害防救之工作,做好各項
災害防救措施與整備,將災害減至最低為共同努力的終極
目標。
一、本鄉災害防救體系
㈠災害防救會報
本鄉設災害防救會報,召集人由鄉長擔任、副召集人由秘書擔任,委員數人由鄉內相關單位及指定公共事業等組成,會報於年度災害防救會報定期召開,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㈡災害應變中心
⒈在轄區全部或部分地區有發生災害之虞或發生災害時,如認為有必要採取預防災害之措施或災害應變對策時,經鄉長諮詢災害防救會報之意見後,設置「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由鄉長擔任,副指揮官由鄉長指定災害主管業務單位之主管擔任。
⒉重大事故時,由災害主管業務單位依防災業務計畫成立緊急應變小組,陳報鄉長後,得不經災害防救會報程序,成立「災害應變中心」
㈢緊急應變小組
為處理災害防救事宜或配合上級災害應變中心執行災害應變措施,本鄉各機關、單位及公共事業,應設緊急應變小組,執行各項應變措施。
第三章 各相關業務單位之分工與權責
一、民政課
⑴辦理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