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教学中导引问题方法.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做中学教学中导引问题方法

做中学教学中导引问题方法   摘 要:“做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是基于“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确立的,问题的提出是这一模式教学的基石,也是教学展开的前提性条件。在操作材料中玩出问题,在真实情境中引发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在认知冲突中生成问题,在思维训练中找寻问题,在和谐氛围中衍生问题,是“做中学”教学模式中导引问题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做中学”;教学模式;导引问题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6-0004-02      “做中学”教学模式的教科研课题是基于“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确立的,倡导“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动手探究―合作交流―拓展延伸”的课堂结构,探究问题的提出是“做中学”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石,也是后续环节的前提条件。一个恰当的问题,可以让孩子亲历整个探究过程,并高效地参与课堂的诸多活动。如何引导学生能动地提出具有探究价值和较强的课堂操作性的探究问题,是“做中学”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在有结构的材料中玩出问题      “有结构的材料”是指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教学材料的科学组合。这种材料组合既能揭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体现所要学习的概念、规律,具有科学性;又要使学生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探究来不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具有可接受性;还要有趣味性,尽可能是生活中常见的、对学生有吸引力的材料组合。例如,我教学《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一课的时候,准备了一个弹簧和一根橡皮筋。上课伊始,让学生玩一玩,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学生发现:弹簧和橡皮筋用力后都会拉长,去掉力后都能恢复原状。这时学生提出:“弹簧能做弹簧秤,橡皮筋能不能?”寂静的课堂上顿时热闹起来,孩子们分成两派,一番争论却未果,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有目的的探究,通过实验,发现橡皮筋不能做弹簧秤。有学生又质疑:“橡皮筋为什么不能做弹簧秤?”经过一番探索后终于明白了。实验材料虽少,却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在真实情境中引发问题      真实的情境容易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对学生来说,让他们在课堂上尽快进入角色和探究主题,莫过于通过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依据教学目标,创设生动而又能引发学生探究兴趣的真实情境。例如,在《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的教学中,上课伊始,老师拿出马铃薯,将马铃薯放入装清水的烧杯之前问学生:“马铃薯放进去后会怎样?”学生自然想到有关“沉”、“浮”的问题;当马铃薯放入清水中沉下时,学生联想到前一课知识“当物体比它同体积的水重时会下沉。”而最后当教师对其稍施“魔法”,(放入事先准备好的一烧杯盐水中),学生惊奇地发现土豆在水中浮起来了。学生沸腾了,老师到底施了什么“魔法”使土豆的沉浮发生了变化,还是烧杯中的水发生了变化,水中到底添加了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系列的情境创设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心中必定生成无数个问号。下面不用教师过多地引导,学生就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这样的例子在教学中不胜枚举,只是教师在课前必须根据教学目标,走出教材,在预设最佳情境方面多下功夫。      三、在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      熟悉的生活现象会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对事物由熟知进入真知和深知,是人的一种内心需求。例如探究“溶解”现象时,可由生活事例引入:“在冲果珍时,将果珍放入水中后,看不见果珍粉末了,这是为什么呢?”(果珍溶解在水中)“对于果珍的溶解,你想弄清哪些问题?”学生提出果珍是怎样溶解在水中的、果珍为什么能溶于水中、怎样使果珍溶解得更快、果珍在别的液体中是否也能溶解等等问题,这些问题为下面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有人说,在情境中学科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在生活中学科学,是最有价值的。科学源于生活,如果积极地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提问,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要稍作留意,问题便源源不断。科学不只是书上的概念、理论,它蕴涵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它的价值来自生活。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开动脑筋,开阔视野,捕捉生活中的鲜活事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中处处有生活。      四、在认知冲突中生成问题      有人曾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看到纸背面的话。”“纸背面的话”就是思维,要思要想,要有问题。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教师要抓住这一天性,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多产生问题。一些实验会令学生惊奇,由惊奇而带来疑问。在“做中学”教学模式的观摩课上,一位老师执教《混合身边的物质》一课,当让学生混合了醋与小苏打后,学生发现大量的气泡从混合物中冒出。这时,学生提出“这些气泡从哪里来”、“会不会是空气”等问题,这种在认知冲突过程中生成的问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