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丑行传统 提炼人物个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借鉴丑行传统 提炼人物个性   【摘 要】在湖北,以小生小旦小丑“三小行”发展起来的地方剧种――湖北花鼓戏,通过前辈老艺人们的努力,在丑角表演艺术上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拥有独特的艺术套路,创作和演出了许许多多的荆州花鼓的丑角戏,让丑角更是成为这一剧种不可或缺的重要行当。在湖北花鼓戏的《狸猫换太子》一剧中,我有幸扮演范仲华,作为一个丑角演员,不能在台上油腔滑调,更不能哗众取宠,只有踏踏实实地从剧本中、生活中找到角色的“魂”,合理地运用传统艺术和程式套路中的艺术手法,才能使剧中人丰满、好看,才能使剧本中的人物活起来。   【关键词】丑角;演员;《狸猫换太子》   中图分类号:J8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24-02   无丑不成戏,不同剧种,丑行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重要角色,尽管只是勾着“豆腐块”般的小花脸,唱念做打的程式化表演也不会太多,却正是他们的插科打诨、推波助澜,轻松诙谐地推动了剧情的发展甚至促发剧情高潮。   在湖北,以小生小旦小丑“三小行”发展起来的地方剧种――湖北花鼓戏,通过前辈老艺人们的努力,在丑角表演艺术上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拥有独特的艺术套路,创作和演出了许许多多的荆州花鼓的丑角戏,让丑角更是成为这一剧种不可或缺的重要行当。   虽然各个剧种都有丑行,但各个剧种的丑行却各具特色,千差万别,人各一面。如果一味地追求同行当的程式套路来表演丑行人物,那务必会形成概念化的人物,让观众感觉千人一面、索然无味。要表演好每一个人物的个性特点,就势必突破行当的局限,走进角色灵魂,让一个个与众不同的“丑人”形象,有血有肉地在舞台上立起来。   我是荆州花鼓戏的一名丑角演员,14岁进入荆州艺校学习丑角基本功,1990年回到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任演员,从艺期间得到胡幼楼、胡幼早、李剑光等丑行前辈的亲授和指点,受益匪浅。三十多年来,我参演了晋京会演节目《原野情仇》中的白傻子、《档马》中的焦光普、《三岔口》中的刘利华、《董家山》中的周鼎、《绣荷包》中的毛舅爹、《李天保吊孝》中的胡来、《福寿图》中的石憨、《玉堂春》中的王八……通过众多丑角戏的磨炼,我摸索出了丑行中不同的人物和不同的表演方法。2015年我以《活捉三郎》中的张文远,《狸猫换太子》一剧中范仲华《赵州桥认母》一场戏,入围并一举荣获湖北省牡丹花奖,2016年我又自导自演以丑角挑梁的大型湖北花鼓戏《贬官记》。   《狸猫换太子》是宋朝真宋年间宫庭斗争的故事,也是一出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传统名剧。全国各大剧种几乎都上演过各种版本的《狸猫换太子》。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于1985年也排演了由肖作伟老师整理改编的上下本《狸猫换太子》,全剧紧紧扣住换太子的主线来发展故事情节,演绎人物思想,该剧久演不衰,至今演出500多场,是一出常演常新的保留节目。   《狸猫换太子》一剧,我在其中扮演范仲华。这是全剧中唯一的一个小人物,他贫穷、卑微,但心地良善、充满正气!为凸显这一人物特征,湖北花鼓戏的《狸猫换太子》在原有剧情基础上,特别扩展了一场戏――《赵州桥认母》,由倪汉执笔创作,由肖作伟导演,这场戏,也弥补了原剧的空白,更重要的是通过认母这场戏,彰显出范仲华身上具有的仁慈善良的中华传统美德这一人物秉性。   人物虽小,但戏份不少,我看过京剧、晋剧等不同剧种的范仲华,如果照搬其他剧种表演程式,是不可能凸显这一人物性格的。湖北花鼓戏的范仲华人物丰满,个性鲜明,性格幽默诙谐,乐观向上。如果能成功塑造这一形象,不仅可以回馈观众对地方戏剧的喜爱,更可寓教于乐,使广大戏迷朋友得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滋养!   也正是基于这一思考和理解,我开始在生活中寻找演绎这一角色在舞台上唱念做打、嬉笑怒骂的生活源头。   为演好这一个角色,我首先分析了范仲华所处的时代背景、身份地位。他是一个孤儿,是一个吃百家饭长大的苦孩子,也许是个弃儿,连自己的父母是谁他都不知道,从小流落到赵州桥,住在破瓦寒窑,他把赵州桥的父老乡亲都当着他自己的亲人,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身世,他感恩于他们,对亲情和幸福有强烈的向往和追求,也正是在他心地善良、为人正直、乐于助人的人性光芒中,得以受人拥戴,当上了地方的里正。   既然是一个正直的青年人,又是一个村官,那么首先在造型上就不能画得太丑,要阳光、干净,眉眼比小生妆稍短一些,小小豆腐干不偏不依、红唇上勾两条细细的白线显示出能言善辩,头戴小冬帽,身着打带四岔袍,不能穿得太低要吊高一点,显得干练机警,脚蹬白布袜芒鞋,表示勤劳忙碌。出场时的叫板“走啊!”不能叫得太大气,要精神阳??,三步九龙口,出手开扇亮相,在这里我有意借用了《何业保写状》何先生的出场,右腿略弯,左脚点地,子午线定位,眼睛眺望左前方,突出精气神,第一眼要给观众一个好印象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