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琴声的翅膀.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乘着琴声的翅膀   [人物链接]   李云迪,国际著名钢琴家。1992年至1999年期间,曾在国际国内多项著名钢琴大赛中获得第一名。2000年10月,李云迪代表中国参加素有“钢琴奥运”之称的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一举夺冠,成为该项赛事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得主,同时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音乐家,为祖国争得荣誉的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中国钢琴热潮。   李云迪杰出的音乐才能和高超的钢琴表演技巧使他年年受邀在欧美及亚洲最著名音乐厅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足迹遍及全球三十多个国家、两百多座城市,他高贵优雅的形象与杰出的个人魅力及音乐天赋,让他在全球拥有众多的乐迷和粉丝。   这是个非常有魅力的年轻人,他的演奏能使听众欣喜若狂,这不仅是因为他的音乐才华和艺术气质,还因为他长得帅,连前额垂下的刘海也弯着浪漫的弧度。他的乐迷明显分为两派,一派是奉他为偶像明星的追星族,一派是折服他音乐造诣的古典乐迷。更值得一提的,他是迄今唯一一位在中国本土接受教育,扬名国际乐坛的钢琴家。   一   若说中国有一个城市能达到“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神秘境界,那非重庆莫属。李云迪1982年10月7日出生在重庆大渡口区,出生证上使用的名字是李希,3岁改名李希熙,5岁正式改为李云迪,至今在他的家里,长辈们仍习惯叫他的乳名――希希。有个巧合让笔者很惊讶,当李希成为李希熙时是1985年,这一年他与音乐结缘,同年,苏联的布宁获得第11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金奖,此后连续两届金奖无人问鼎,直到2000年李云迪一举夺魁,冥冥之中似乎肖邦大赛苦苦等候了他15年前来加冕。      据说,大凡功成名就的表演艺术家都不同程度拥有某种“家学渊源”,这为一个音乐家的成长提供了天然优势和血缘承继。但对于李云迪而言,他的家庭背景和音乐没有任何联系。在所有涉及李云迪家人的报道中,关于他父亲李川的介绍几乎无迹可寻,然而最初这个家最具体、最现实的需要却全部依赖于他,为了辅助妻子培植儿子的音乐生涯,为了这两位与他相依、非常有力的亲人,他什么都肯做。   李云迪的母亲张小鲁年轻时学过芭蕾,虽然种种原因令她最终放弃跳舞,但对旋律和节奏却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感受力,音乐是她对舞蹈之爱的一个延续。在当时欣赏曲目并不多的情形下,那首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便成了她的最爱。张小鲁回忆说当年怀着李云迪的时候就常听这曲子,有意无意中却成了最好的胎教。   作为家中的长孙,李云迪深得长辈的宠爱。据奶奶回忆,他从小乖巧可爱,很知道讨人喜欢。他学说话很早,在开口说话之前已经能听懂音乐了,他的家人发现,当他哭闹的时候,只要打开收音机,哪怕只是几个小节的旋律,他马上就会安静下来。到了1岁多,他已经跟着收音机学唱了很多歌曲,通常只听一两遍就能唱出来。李云迪生来就具有绝对音感,据说这是一种神经上的能力,由大脑颞叶区控制,语言能力也在这个组织内。这种认知技能让音乐家无须刻意学习,就能辨认音的高低、节奏,甚至还包括调性与转调,许多音乐家都具有这种天赋能力。然而,李云迪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并未被家人识别,他咿呀学唱的可爱模样为这个家带来欢笑,仅此而已。   从李云迪学习音乐伊始,母亲张小鲁始终陪伴左右,陪他一起上课,一起练琴,然后决定他应该怎么做。李云迪和母亲非常亲近,这种母子关系、这种母性的爱,对他有着完全的支配力,不仅表现在专业上,从毅力的锤炼、独立性的确立,甚至创作冲动的形成,都给予很大的影响。   直到儿子成为钢琴家,母亲的钢琴教育也达到了授课水平。事实上早在李云迪入读深圳艺术学校时,张小鲁就被聘为钢琴班的辅导员,带着四五个学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从一个不知道钢琴有多少琴键的人,成为精通钢琴理论知识的专家。没有哪位钢琴家的母亲像张小鲁那样赋予母爱特殊的定义。   对于李云迪的成功,张小鲁始终强调源自他自身的音乐天赋和对音乐的热爱,至于自己所起到的作用,她表现得轻描淡写。有一点她不否认,她非常喜欢舞蹈和音乐,是那种毫无目的、单纯的喜欢,当初让儿子学习音乐,多少也是对过去舞蹈生涯的一种缅怀,儿子圆了她年轻时的一个梦。   李云迪3岁的时候,唱歌已经不能满足这个小孩对音乐的渴望了,当他在乐器店看见一架4贝司的手风琴,就被它迷住了。严格地说这架手风琴甚至不能算作一件乐器,在谈及当初对它的感受时,李云迪说:“一看见它就特别喜欢,很想去碰它,也是一种缘分吧,不过当时还是把它当作一件玩具。后来进了少年宫接受正规学习,听到手风琴直接产生旋律,那时候感觉离自己很近,也为我带来更多的乐趣。”   二   1987年,李云迪顺利通过手风琴的五级考核,同时获选参加了四川省“宏声杯”少儿手风琴邀请赛,他是幼儿组年纪最小的选手,一曲《花儿与少年》使他获得了大赛第一名。他的手风琴老师谭建明回忆:“一上台,这小家伙的神气儿就出来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