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论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中医论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摘 要】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常见类型,随着人类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受到医疗界的重视,中医药治疗显示出较大优势。中医治疗主要从肾虚、脾虚、肝郁、血瘀等病因入手,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进行辨证论治。本文通过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论治方向进行综述,以期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绝经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7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5-0029-03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WHO)[1]。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将OP定义为: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2]。OP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在临床较为常见,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青少年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PO),即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以进行性骨丢失、骨小梁退行性病变、骨质疏松、骨脆性增加和骨折风险增加为临床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随绝经年限延长而增高的特点。本病常见和多发于绝经后(自然绝经、手术绝经)妇女,绝经后卵巢功能衰竭是其主要病因。卵巢功能衰竭,雌激素水平下降,降钙素分泌减少,从而破骨细胞作用增强致骨吸收加快;另一方面,雌激素水平下降抑制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继发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维生素D失活,从而1,25(OH)2D3生成减少,肠钙吸收功能下降,骨矿摄入量不足终致骨合成减少[3]。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吸收与骨形成均加快,按骨重建异常的病理分类,PMPO属于高转换型。韩亚军等[4] 采用Meta分析对中国2000至2013年有关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流行病学的文献进行归纳和统计学分析得出:4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总体患病率为13.2%,其中男性11.8%,女性14.2%;4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总体患病率在北方地区为11.1%,南方为28.5%;随年龄增加,男性及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均逐渐增加,男性增长则相对平缓,女性进入50岁后,患病率明显增高。其中骨质疏松症最大的危害是由其引起的骨折,尤其是髋骨骨折,严重者可致死,而幸存者的长期护理也为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因此对OP的正确认识、早期预防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学尽管没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名,究其病因病机,与骨痿、骨枯、骨蚀、骨痹、肾痹、骨极、骨缩病等相似。对于其病理变化、临床症状及体征等的描述,古代医籍中亦有相关描述。“骨痿”始见于《黄帝内经》。宋代医家窦材《扁鹊心书》提出的骨痿病与骨质疏松症非常相似:“此由肾气虚惫,肾主骨,肾水既涸,则诸骨皆枯,渐至短缩,治迟则死……”。《内经》曰:“肾生骨髓”,“肾之合骨也”。肾藏精,精化生髓,髓充于骨,说明骨骼的发育、生长、荣枯与肾密切相关。《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指出女性绝经是肾精亏少所致,此外肾精亏虚则冲、任二脉不盈,经水自断。
目前OP的发病机理已基本明确,但因为其致病原因较多,发病机理复杂,现代医学临床治疗药物多样且无特效药,治疗起来比较棘手,部分药物长期使用不可避免出现副作用。已有研究证明抗骨质疏松中药克服了许多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适于患者长期服用[5]。中医治疗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李春岭[6]指出: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证明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可靠、作用全面、副作用小、更能从整体上把握,具有现代医学所不具有的优势特点。通过中医药辨证施治,能迅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长期中药治疗可预防骨密度及骨矿含量流失,提高骨密度。因此深入了解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治疗进展可以为其临床治疗方案的开发提供依据。通过对PMPO长期的针对性研究,大量的临床观察、动物实验、单位药物成分分析结果给PMPO的中医药防治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持。对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没有统一的观点,但大多认为骨质疏松症是一个涉及多脏腑的复杂病变[7]。骨质疏松症的病性为本虚标实,与肝、脾、肾关系最为密切,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气滞、寒湿、痰瘀阻滞为标,其中肾虚是本病之源。现将PMPO的中医辨证论治方向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1 从肾虚论治
中医学认为肾主骨,肾气的盛衰与骨骼的盈虚有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荧光光谱仪使用及维护操作手册.docx VIP
- 年福特猛禽F150全车电路图.pdf
- 冶金过程传输现象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苏州大学.docx VIP
- 潮州市农房设计通用图集.pptx
- 2025至2030中国宠物殡葬服务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报告.docx VIP
- 2025四川眉山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上册-《今夜是否感到恩爱》-课堂教学设计.pdf VIP
- 海康威视监控产品介绍.pptx VIP
- Empower3软件说明书(修订).pdf VIP
- 王受之世界现代的设计史.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