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职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中职学校学生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摘要:中职学生的特殊心态是引发校园伤害事故的根本原因。只要家庭、社会、学校及老师和学生积极配合,共同努力,那么类似学生打架斗殴等校园暴力事件,就能被遏止并最后消失,中职学校学生伤害事故也就可以避免。
关键词:中职;校园暴力;伤害事故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7-0125-02
收稿日期:2016-04-11
作者简介:黄安祥(1968-),男,广东省乐昌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语文教研组组长。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德育教育等。(广东 乐昌/512219)
一、前言
当前关于学生打人伤人等恶性事件的报道越来越多,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笔者是一名从教多年的中职学校教师,亲眼目睹了身边不少校园暴力事件。
案例:2014年5月16日两位女生李某和张某因一点小事发生口角,同班的刘某(张的男朋友)见状便辱骂李某,李某不服气,课后找同乡邓某出面,打了刘某一记耳光,教训了他一番。于是矛盾升级,邓某与刘某各自召集本校同乡于周末在市文化广场开战打群架。结果双方各有损伤,3个伤势严重的(1人骨折,2人失血过多)住进了医院。学校处理及时,教育并处分了参与打架事件的学生。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更可怕的还在后面。女生李某因没有解恨,一星期后(5月24日),叫了一些社会青年(据说李某背后有非法势力撑腰)在校外拦击殴打刘某及其同乡,导致好几人被打成重伤,其中刘某还被捅了一刀,幸亏抢救及时才脱离生命危险。事后伤人犯畏罪潜逃,公安机关费了一番周折才将其抓捕。
笔者通过对本校328名学生实施问卷调查,访谈5名学生、2名教师和1 名保安后发现:有12.5%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过不同类型的暴力伤害。曾主动参与过校园暴力事件的学生占总样本数的10.67%。暴力事件是以群体的形式为主。有23%的学生认为校园暴力对他们的学习造成了不良影响,35%的学生认为校园暴力带给他们心理上的伤害更大。
二、从学生心理特点看中职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无论学校和教师怎么明令纲纪提高要求和严格管理,对降低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率都收效甚微,此种状况困扰着学校和教师,令人忧心忡忡。是什么原因让这原本纯净的校园染上了血腥、暴力和恐怖?人们在为这类事件感到震惊、痛心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反思。在此,笔者想就中职学生的特点来分析中职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1.强烈的自卑感促使学生消极心理滋长
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进入职业学校前饱受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冷漠和家长的训斥,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进入职业学校后人为地把自己封闭起来,上进心不强,求知欲不高,得过且过混日子,甚至自暴自弃。尽管经过老师反复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这些学生也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因学习基础差和心理障碍不能排除,学习兴趣和效果始终无法提高。不少学生抱着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认为学好与不学一个样,反正毕业后都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对前景感到迷茫、忧郁甚至恐惧。部分学生则是坐等学校给找一份工作,认为学校总应该想办法,所以不学无术、消极逆反。
2.严重的自私心理危害着学生身心健康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较强的自私意识。他们思想狭隘,度量小,缺乏包容和开放意识,总以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只喜欢表扬,不喜欢批评;只想比别人强,不想比别人弱;对强于自己的人,心存嫉妒;对得罪过自己的人,伺机报复,可见出现打架伤人的事件也就不可避免了。
3.浓重的唯我情绪使学生思维意识受局限
中职学生大多正值十五六岁的年龄段,没有或者很少吃过苦,没有体验到生活的艰辛和困苦,且又处于心理上的逆反期,做事一意孤行,因而他们容易自以为是,妄自尊大。在家让父母头疼,在学校也根本听不进老师的教育。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不是从主观努力,而是对同学、对老师、对学校横加指责;自己犯了错误,却总是指责对方、指责老师、指责学校,甚至使用过激的言行来宣泄自己的情绪;稍不如意则对家长、老师和社会抱有对立和敌视情绪,甚至想寻机报复。
4.过度的虚荣心更易引发同学间的矛盾
由于很多学生生理及心理趋向成熟而尚未成熟,物质追求高、依赖性强、相互攀比、讲究打扮、刻意讲究外表和穿着、心态不够平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学习,还有的因此而荒废学业。特别是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同学,食宿和学杂费的交纳都比较困难,也学着赶时髦、比阔气,耗费了大量精力,导致家庭对学校的不理解。有的学生还会不顾一切地“争强好胜”,想尽一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