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知识综合检测拔高试题十.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知识综合检测拔高试题十.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1 1页,总 =sectionpages 3 3页 试卷第 =page 1 1页,总 =sectionpages 3 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知识综合检测拔高试题(十) 一、单选题 1.一定条件下,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比例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中CaO为催化剂 B.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C. 反应后容器中固体总质量减少 D. 反应后容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增大 2.现有一定质量的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75g,经测定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 A.48g B.56g C.59g D.64g 3.下列物质分别放入一密封的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由于瓶内压强的明显减小,使瓶塞最难启开的是(  ) A.木炭 B. 红磷 C. 蜡烛 D. 硫磺 4. 下列生产或加工产品的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烧制陶器 B.海水晒盐 C.冶炼生铁 D.粮食酿酒 5.有关催化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但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C.催化剂一定是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 D.催化剂反应后质量不变但化学性质改变 6.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火药爆破 B. 陶瓷炼制 C. 金属冶炼 D. 蚕丝织绢 7.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小松同学抽到“蒸发8 mL食盐水至结晶”的考题,该实验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A. A B. B C. C D. D 8.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 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定是有机物 B.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D. 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9.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A. 2O B. O2 C. 2O2- D. 2O2 10.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证明金属活动性Zn>Fe B.比较 MnO2和 Fe2O3的催化效果 C.探究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D.探究分子的运动 A. A B. B C. C D. D 11.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氧气能支持燃烧 作燃料 B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作食品保护气 C 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作导线 D 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作食品干燥剂 A. A B. B C. C D. D 12.Na2FPO3作为牙膏中抗腐蚀药物,已知F为-1价,则P的化合价为( ) A. +6 B. +5 C. +4 D. +3 13.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A.刮风时尘土飞扬 B.进入花园闻到花香 C.将25m3的石油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 14.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50.0mL酒精与50.0mL蒸馏水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100.0mL B.将铁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铜 C.“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气体 15.下列正确的实验操作是 A.过滤 B.稀释浓硫酸 C.闻气味 D.倾倒液体 1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移走蒸发皿 B. 熄灭酒精灯 C. 加入大理石 D. 溶解固体 17.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  ) A. 用25mL量筒量取18.63mL盐酸 B. 用托盘天平称取12.15g食盐 C. 量取5ml 的稀盐酸用100 ml的量筒 D. 用托盘天平称取8.3g锌粒 18.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其返回舱的表层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特殊物质。返回舱返回时,与大气剧烈摩擦,会在舱表面产生数干度的高温,此时,烧蚀层汽化燃烧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返回舱与大气摩擦生热属于物理变化 B.返回舱返回时,烧蚀层起到了一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 C.烧蚀层在汽化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 D.烧蚀层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高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