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历代壶形的变迁看我国陶瓷文化的发展
摘 要:壶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和美学价值,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通过对历代壶形的对比研究,体现了陶瓷工艺设计者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设计思想,从而了解我国陶瓷文化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壶;盘口;腹;圈足
1 引言
文化由造物开始,因了不断地造物才有了文明的不断发展。严格地说,人类会造物当从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和制造陶器开始。
2 历代壶形的变迁
壶为古代的储藏器具,最早为陶壶,基本造型为小圆口、长颈、鼓腹,平底或圈足。1977年在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泥质红陶小口双耳壶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陶壶,可谓陶壶之鼻祖。
早期的陶壶就是一个陶罐,之后慢慢发展演变。随着东汉时期瓷器的出现,汉代后瓷壶一直是各地窑口生产的大宗产品,壶型多种多样。唐代以前的典型标准瓷壶主要有蒜头壶、匏壶、圈足壶、喇叭壶等。
2.1 六朝时期壶的造型
六朝时期出现了鸡首壶,又称天鸡壶,是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壶型,我们现在使用的茶壶就是从这种壶演变而来。它在盘口基础上,肩的一面装有一个鸡头,另一面安装把手,上接盘口,最早纯粹出于装饰美化作用,东晋以后,鸡头有作成羊头、牛头的,并在壶的两侧刻出双翅,但较为少见。小口双耳壶见图1,汉代的蒜头壶见图2,鸡首壶(东晋)见图3,青瓷双流鸡首壶(南北朝)见图4。
各个时期,不同品类的鸡首壶造型特征是大不相同的,西晋时,盘口,圆腹,流只有鸡首,而无颈,流不通,后有很小的鸡尾,器身较矮;东晋时,鸡首有颈,壶流有的通畅,有的不通畅,造型更加美观实用,肩上有两个桥型系,鸡尾变成了曲柄,壶向纵高发展;南北朝时鸡冠变大,曲柄加粗,有的用龙柄,壶身延长;到了隋代,壶体灵活,鸡头雄伟,昂首挺胸,龙形曲柄,器身修长。
2.2 唐代壶的造型
唐代之前,壶外形象陶罐,罐壶多有系耳。从唐开始,鸡首壶就演变成了短流的执壶,鸡首变成了或圆柱、或八棱的短流,多安装在壶的肩部,鸡尾变成了曲柄式的壶把,安装在颈肩部,便于把持,也叫执壶;俗称“短嘴注壶”。普遍为撇口,圆柱形颈,略高,肩部有六方或八方小短流,相对处有小泥条或扁平执柄,假圈足,造型矮胖。晚唐五代时壶颈加高,壶体一般做成瓜形。壶多呈饼行足,以青釉执壶最为常见。
壶的造型从唐代开始有很大的变化,开元前后,低颈圆腹,以后渐渐升高,这样更方便倒出液体,壶耳的渐渐淘汰,也反映了当时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六朝时期,由于人们席地而坐,壶多放在地上,颈部装有双耳,便于穿绳携拿;唐代以后随着家具的开始使用,人们把壶放在桌子上,壶的位置高了,安上把手直接拿取,不必再用绳子穿耳去提拿了。
仿生器形的变化是壶形演变的的另一个特点,汉代之前多模仿动物,唐代则开始向植物发展,模仿成瓜形、花形,壶体由原来的鸡首壶变成瓜棱型,壶流和口持平,壶底由平底渐渐变为圈足。
2.3 宋元时期壶的造型
宋代多为执壶,造型多承袭晚唐和五代遗风,壶形矮胖,唇口卷沿,壶壁较厚,多为撇口、丰肩、鼓腹、底内凹呈圈足,肩腹一端安置长曲流,另一端对称饰以带状曲柄与口部相连,亦有盘口、喇叭口等造型的执壶。另外,常在壶颈两侧装有系耳。宋代时期,执壶的流加长,在腹中部或肩部向上伸出;元明清时壶流更长,在壶的下腹部向上伸出,壶把手卷曲的更加自然、优美,有的还变成了提梁。唐代执壶见图5,宋代执壶见图6,唐代黑釉兽耳壶见图7,北宋剔花倒装壶见图8。
到了宋朝,壶颈变长,流也加长,而且在壶的肩部或腹中部向上伸出,流与柄和壶口几乎成平行状,壶身多为瓜棱形,壶身采用刻花、印花等装饰,这样的造型更方便水的倒出。
2.4 明清时期壶的造型
随着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成为紫砂壶制作的鼎盛时期,明代是在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于降低赋税,更改不合理的制度,手工艺人除了为官府常班制作外,闲暇时间可以自由制作,这就促进了紫砂壶的生产。这个时期的壶形可谓“方非一式,圆不一样”,品种繁多,制作精巧。一种是提梁壶,另一种依然是持柄壶。在保持流与柄和壶口几成平行的基础上,壶身变短,壶腔变大,壶身以圆形居多。
明代饮茶风尚盛行,不仅讲究茶质,而且对茶具的质量要求也高,用紫砂壶代替瓷壶后,由于紫砂壶透气性能好,茶的味道更加醇郁芳沁。除了实用,更加讲究制作精巧,适合雅士文人和平民百姓。这一时期的紫砂壶无论外观造型还是装饰技巧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
清代紫砂壶的式样比明代更加新奇,壶具造型及装饰手法日臻完善,这个时期的壶形雅而不俗,使用与把玩共存。清末的造型风格,从浑厚古朴向精巧雅致发展,品种繁多样式齐全,远远超出明代。在生活中发现和选择形象是陶瓷艺人的追求,他们不仅立足于现实生活,还把无限的想象空间充分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我和红领巾的故事”分享汇 课件.ppt VIP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oc VIP
- 农村土地永久转让协议书(简单版).pdf VIP
- egi-128通道电极数字和电极名称对应关系.docx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there-be-句型讲解与练习.ppt VIP
- 清洁生产教材.ppt VIP
- 【一诊】绵阳市高三2022级(2025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政治试卷(含标准答案).docx
- 【一种新型软体仿生机器人的结构设计8200字】.docx VIP
- 《民航安全检查(安检技能实操)》课件——第五章 服务、礼仪基本知识.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