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动症用中医治疗对身体有影响吗?青岛九医专家为您解答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未成年人道德基金爱心医院—青岛第九人民医院多动症治疗康复中心姜主任介绍说,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征, 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为异常疾病. 这类患儿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 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长和教师感到没有办法。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未成年人道德基金爱心医院—青岛第九人民医院多动症治疗康复中心姜主任介绍说,多动症医学名称为轻微脑损伤综合症(MBD),也叫学习技能障碍症。多动症主要表现是: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多动症是自从幼年就有的,可延续到成人,但以学龄儿童症状最为突出,据统计有5—10% 学龄儿童患有多动症,男孩比女孩多,比例5:1,其中65—80%多动症儿童出现学习困难。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未成年人道德基金爱心医院—青岛第九人民医院多动症治疗康复中心姜主任介绍说,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症状:
1.注意力集中困难 近年来对多动症儿童的研究发现,注意力集中困难是这种儿童最突出的表现。这类儿童比一般的同龄儿童更缺乏专注及贯彻到底的能力,他们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分心。轻者,对感兴趣的事情还可以集中注意听讲或观看;重者,对任何事物都不能引起其注意,一件没做完又去做另一件事,所以他们经常表现为做事有头无尾,丢三落四。
2 活动过度 这类儿童似乎有一股用不完的精力,会不断地活动,有的儿童从婴儿时期就有过度活动的特点,爱哭闹,难以入睡,喂食困难,常以跑代走,平时老是翻箱倒柜,不是拆开玩具就是打翻碗盆。上学后,在需要安静的场合,表现显著的过度活动,小动作很多,在课室里总是坐不住,屁股总是在座位上扭来扭去,严重的甚至擅自离开座位,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喜欢跟人讲话,开玩笑,扮小丑,常惹是生非。
3 任性冲动,情绪不稳 多动症的儿童经常是行动先于思维,行动之前从来不考虑后果,比如,他会在课堂突然喊叫,甚至离座奔跑,抢同学东西或袭击别人,排队缺乏耐性,往往还没轮到他便抢先占队,有的儿童也经常破坏东西。但他们出现这些行为并非出于故意捣乱,而是没有考虑其行动的后果,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有的儿童则表现出比一般的同年龄儿童胆大,不怕危险,比如,他们不会游泳却跳进游泳池;在街上奔跑不顾前面有没有汽车;敢从高处跳下,有时甚至在屋顶上走路;有的则经常表演高难度动作,如表演跳火圈等。这类儿童有时显得情绪不稳,兴奋时难以自制,令人感到莫名其妙;不高兴时甚至会出现攻击性行为,有的儿童不如意就大发雷霆,甚至踢人、咬人。
4 学习困难,认知障碍[4] 多数多动症儿童的智力是正常的或接近正常水平。但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肯定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他们的学习成绩较差,常常不及格,或成绩忽上忽下,波动很大。少数患儿伴有认知功能缺陷,主要表现为视—听或视—动功能障碍,以致动作不协调,产生阅读、计算、书写、绘图以及分析图形困难等。
5 不良行为 几乎80%患儿有各种各样不良的行为表现,如好打架、好顶嘴、不服从命令、倔强、横行霸道、恃强凌弱、好发脾气,纪律性差等。这些不良行为的出现很多时候不是出于品行不良,而是他们实在不能控制自己,但如果不注意教育,可能就会发展为品行问题。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未成年人道德基金爱心医院—青岛第九人民医院多动症治疗康复中心姜主任介绍说,儿童多动症的病因:
专家一般认为环境因素如产前、产时和产后的轻微脑损伤为最主要的原因;也有人认为与遗传、脑外伤、神经代谢异常、中毒等因素有关;还有人认为与教育方式不当、精神紧张及不良的家庭社会环境影响有一定关系。
1.脑内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浓度降低,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活动,使孩子动作增多。而治疗多动症的药物,其化学结构与去甲肾上腺素相似,服药后,可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使患儿动作减少,因此,多动症患儿必须服药治疗。
2.脑组织器质性损害
大约85%的患儿是由于额叶或尾状核功能障碍所致,包括:(1)母亲孕期疾病:高血压、肾炎、贫血、低热、先兆流产、感冒等。(2)分娩过程异常:早产、钳产、剖腹产、窒息、颅内出血等。(3)生后1-2年内,中枢神经系统有感染及外伤的患儿,发生多动症的机会较多。
3.遗传因素
大约40%的多动症患儿的父母,其同胞和其他亲属,在其童年也患此病,单卵孪生儿中多动症的发病率较双卵孪生儿明显增高,多动症同胞比半同胞(同母异父、异母同父)的患病率高,而且也高于一般孩子,上述几点均提示遗传因素与多动症关系密切。
4.其他因素
近年,许多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力开发过量,使外界环境的压力远远超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