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列入中考成效问题及对策研究.docVIP

信息技术课列入中考成效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信息技术课列入中考成效问题及对策研究

信息技术课列入中考的成效、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2005年,淮安市在全省率先将信息技术课列入中考。本文将结合近年来积累的考试经验,总结我市信息技术课列入中考后所取得的成效并分析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考;成效;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24-0034-03       淮安市地处苏北,其信息化水平与苏南相比相对滞后。为了缩小与苏南大市的差距,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市教育局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决定自2005年起率先将信息技术课列入中考,以机考的形式,按满分10分计入中考文化总分。这一重大决策,无疑给处于发展中的信息技术学科增加了新的动力。几年来,在市(县)教育局的精心组织和广大信息技术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考试任务。回顾几年来的工作,发现成绩是令人振奋的,而问题也是不容回避的。    本文将结合近年来积累的考试经验,总结我市信息技术课列入中考后所取得的成绩并分析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希望能够对拟将信息技术课列入中考的省份地区有所帮助和启示。       一、取得的成效       1.硬件建设基本到位,机房环境大有改善    我市有224所初中,其中70%分布在乡镇和农村。在信息技术课未列入中考时,这些乡镇和农村学校大部分只拥有一间机器数量少(大多25台以下)且配置低(PII以下)的机房。因为学校很少开信息技术课,机房疏于管理,大多时候被闲置,有的甚至成为教师课余时间的游戏室。虽然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的有关方面多次强调要投入资金,加强信息技术课机房建设,但是因为课程本身在本地区的弱势地位,导致这些命令和呼吁成了“一纸空文”。    可是在市里下发了关于信息技术课被列入中考的考试通知后,情况就完全不同。有一个比较典型的县,在信息技术课列入中考后,并没有及时开设信息技术课,但是家长的不满意让学校领导感到了压力,于是学校在短时间内调动一切力量组织开展了信息技术课以及机房的建设工作。其他县(区)的学校,也都在考试通知下发后的短短两个月内通过不同途径筹措了资金,按照考点设置的要求升级了机器档次或增加了机器数量。两年下来,全市所有初中都建起了标准化信息技术课教室,原先布满灰尘的电脑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工具,学校的信息化环境也大大改善。    2.专职教师明显增加,教师工作热情空前高涨    在信息技术课列入中考之前,乡镇和农村初中信息技术专职教师数只占从事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教师总数的10%,有三个县(区)专职教师比例还低于10%。自从课程被列入中考之后,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县(区)教育局拨专款免费为在职教师培训,教师们坚持边培训边教书;同时学校还从师范院校招聘计算机或相关专业毕业生以充实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现在从各校反馈的情况看,全市所有初中都配备了至少一名信息技术专职教师担任初三学生的教学工作,而且大部分学校还将信息技术教师从繁杂的教辅工作中解脱出来,让其精力全部专注在教学上,使得教师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    3.课时得到保证,课堂教学日渐规范    信息技术课的技术实践性决定了必须充分保证学生的上机练习时间,所以全市每所初中都要求信息技术课每周1课时(考前1个月增加到2课时)。由于信息技术课成绩影响到学生的中考文化总分,所以学校领导对教师也提出了均分要求,促使教师必须认真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也进一步促进了课程实施的规范化。    4.促进了教研队伍建设    信息技术课的中考组织工作是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由市教研室具体负责的。信息技术教研员自然要亲历中考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这对教研员来说也是一个巨大挑战,因为在信息技术列入中考科目前,信息技术教研员工作相对是软性的。由于考试工作涉及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作为教研员也深感肩上的压力。在考试的实施环节,教研员深入学校检查验收考点(硬件配置要通),安排考务(软件要熟悉),并解决学校在考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事实上正因为组织考试,使教研员更加了解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这给教研员在日后开展教研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使教研的针对性更强,也更加得心应手。    5.学生信息素养显著提高    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学校给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也是必然的。    (1)为高中新课程教学奠定了基础。2005年升入高中的学生有幸赶上了高中新课程改革,新课程计划中信息技术课作为技术学科的一个分支被列入课程大纲,和原来的计算机课程相比,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增多,考试难度有所加大。这必然对高中新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全市47所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调查的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