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基于历史视角研究.docVIP

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基于历史视角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基于历史视角研究

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基于历史视角研究   摘要:从历史的视角看,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具有历史的渊源性和发展的共生性。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都产生于现代大公司的出现,二者统一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实践中。公司治理是企业社会责任得以实施的重要途径;企业社会责任则能够推动公司治理的有效改善与良性发展。   关键词:公司治理;企业社会责任;历史的渊源性;发展的共生性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以及对社区和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公司治理是指一种指导和监督公司运作的制度,其治理结构具体规定了各个参与者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分配,诸如在经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基于历史的考察,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历史的渊源性和发展的共生性。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都产生于现代大公司的出现。二者都统一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实践之中。公司治理是企业社会责任得以实施的重要途径;企业社会责任则能够推动公司治理的有效改善与良性发展。      一、 历史的渊源性      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是随着现代公司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美国经济的工业化和现代公司的出现,不但催生了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而且企业社会责任思想也真正进入理论界和实践界。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美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在为美国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导致了美国企业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现代公司的出现。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企业的第一次并购浪潮更加快了美国现代大公司发展的步伐。现代大公司的出现以及当时资本市场的发展,导致了现代公司所有权的极大分散。而伴随着公司所有权的分散,公司所有者开始把管理的职能授权委托给代理人,管理出现了专业化,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委托代理制出现。为了确保委托人的权益不受侵害和滥用,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契约关系需要在制度上做出相应安排,这就是公司治理所要解决的问题。而公司治理机制,则是在法律保障的条件下,处理因两权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公司治理研究主要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致力于解决股权分散化下的“弱股东、强管理层”问题。   同时,随着大公司的出现和发展,大公司在美国经济和社会中的权利越来越大。“现代公司的出现导致了经济权力集中,这种经济权力可以与现代国家的权力相提并论”。但权力与责任向来是一对孪生姐妹,有权力必有责任。公司在获得这种社会权力的同时也就意味着他们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公司的社会责任来自于它所拥有的社会权力,权力就是责任的对等物”。权力必须受到责任的制约,“经济组织的权力应该像其他权力一样受制于公共利益……随着一种经济组织的力量的增加以及权力的集中,更容易确定确定权力的所在,同时,对权力的责任要求也更加直接”。而且,在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同时,管理专业化的程度迅速提高,公司的权力越来越从所有者手中转移到管理者手中,这种转移催生了管理者资本主义(Managerialism)。在管理者资本主义看来,管理者应该培养一种“公司良知”,也就是要考虑公司中不同群体的利益。“那些掌握着大规模经济组织的人应该对所有受到这个组织影响的群体的利益负责”。正是基于对美国现代公司的考察,英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r Sheldon)于1923年最早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也正是缘于人们对现代公司中管理者权限的急剧膨胀给企业利益相关者带来的损害问题的担忧,20世纪3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伯利(Adolf A.Berle)与多德(E.Merrick Dodd)围绕着“管理者的受托责任”引发了著名的“哈佛论战”。这场争论的落脚点成了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最后以赞同多德的观点结束,即“企业应负社会责任”。其实,在“哈佛论战”之前,已经出现了三种支持扩大企业社会责任的观点:受托人观、利益平衡观和服务观。这些观点的迅速传播促进了一些企业领导人把社会责任带入实践中,他们开始主动捐款,资助社区活动和红十字会事业,帮助当地政府完善义务教育和公共健康制度,并且开始真正重视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公司治理产生之初,是为公司的所有者――股东的利益服务的。但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公司权力尤其是公司中管理者权力的急剧扩大,再加上一些公司反社会、反竞争行为的产生,公司以及公司管理者招致的批评越来越多。结果,公司管理者除了必须继续关注股东利益外,还需要对顾客、公众、雇员、供应商等公司的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企业除承担经济责任外,还需要承担法律、伦理、社会等方面的责任。      二、 发展的共生性      1. 公司治理、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长期以来,股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