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弘扬传统美德 张扬人性光辉
摘要:本文介绍了20集电视剧剧本《京剧大师马连良》获奖及研讨会的信息,剖析了剧本的创作背景,充分评价了其在中国回族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影响。从多种角度探讨该剧本的社会价值和艺术特色,深入分析该剧在回族文学体裁与题材上的突破。
关键词:马连良;回族;京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2-0586(2014)01-0036-04
著名回族学者、戏剧评论家李佩伦先生创作的20集电视剧剧本《京剧大师马连良》(以下简称《马连良》),在“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影视剧本评选”中,荣获电视剧剧本奖第一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回族作家第一次在中国电视剧剧本评奖中拔得头筹,也是表现回族题材的文艺作品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荣获最高荣誉,这确是回族文化史上的一件新事、大事。从1958年中国有了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至今已有55年,从未见过以历史、文化为题材来表现回族精英的电视剧。李先生的《马连良》使回族题材进入主流文化领域,通过电视荧屏让亿万观众直观地、形象地认识艺术大师马连良,进而认识回回民族,了解她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贡献,及她被伊斯兰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所建构的文化人格。
为了庆祝2001年马连良诞辰100周年,2000年由马连良长子马崇仁先生写给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的报告中,对庆祝活动及项目作了精心设计,其中有创作20集电视剧《京剧大师马连良》,并由李佩伦先生承担。李佩伦先生在回族、伊斯兰文化研究上多有建树。他用心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如儒学、史学、古典文学、戏曲艺术等。他还具有很高的文学创作才能,创作诗歌、散文、小说和戏曲剧本。电视剧的创作对他来说是个陌生的领域,处女作却获得了巨大成功。
李佩伦先生只用了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创作,作品一经完成就得到了马连良家人的由衷肯定与感激,2001年中央电视台拟为投拍剧目,2005年又被中央电视台确定为“重点跟踪项目”,并发有正式文件。
然而先生却由于诸多因素并没有积极响应,一是仓促写成极不成熟,二是涉及“文革”难以回避,三是马连良仍被一些人称为“汉奸”,虽是“盖棺”却难论定。“十八大”召开前后,历史动向鼓舞人心。在友人学生的一再敦促下,他才同意将《马连良》正式公开出版。作品出版之后,引起了多方关注,先生却依旧淡定。2012年4月“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影视剧本评奖”开始征集剧本。友人学生都希望《马连良》参评,先生却依旧淡定。友人学生纷纷劝说,直到征集剧本截止的前一天,他才将作品交给评委会。然而,最后登场的《马连良》,令所有评委眼前一亮,在评委严苛的评选中,《马连良》在240部作品中脱颖而出。李先生今年七十有九,如此佳作出自初涉电视剧的耄耋老人之手实属不易。
2012年8月25日,由《文艺报》主持召开了《马连良》研讨会,所请到的专家皆是当今文艺评论大家,中宣部前文艺局局长李准、中国文联前副主席仲呈祥、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白庚胜、《文艺报》主编阎晶明、《民族文学》副主编石一宁、京味小说家刘一达,及各界人士共40多位。与会专家都给予《马连良》极高评价,称这是多年未见的优秀作品,每一个人都热切期望《马连良》早登荧屏,“让马连良的故事成为有价值的‘中国的故事’”。《文艺报》于9月4日以该标题报道了《马连良》讨论会的情况。
马连良,回族,是与梅兰芳齐名的京剧艺术家,以其卓越的艺术才能和杰出贡献享誉海内外。他世代居住在京师胡同里,醉心于中国传统文化。正因为如此,创作《马连良》“非李教授莫属”。与会专家认为,李佩伦先生对京戏深有研究,是生长在城南胡同里的老北京人,不仅对回族文化深有研究,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深有体悟,他具有卓越的文学创作才能。更重要的一点,即先生是研究马连良的专家,对马连良情有独钟,且有独到解读。
纵观全剧,先生笔下的马连良是多元文化共同塑造的人杰,对这一艺术形象,倾注着先生对回族倔强的爱恋,凝聚着他对京剧艺术、传统文化、老北京风情和人文精神的深沉敬重。走进《马连良》,不仅会让人重新认识回族与回族文化,还会让人们重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在当下信仰缺失、价值颠倒的时代,先生的《马连良》向人们传达着浓浓的真善美的上E能量。
《马连良》并没有同于马连良个人的艺术生涯,而是着重揭示这位艺术大师的心路历程。要了解马连良的艺术人生并不难,大量的学者专家已经完成了这一研究。但这对了解完整的马连良是不够的。任何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其成功除了卓越的艺术才华与勤苦的艺术耕耘之外,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础――那就是构成其人格魅力的精神追求。我们惟有走进马连良的心灵世界,才能认识真正的马连良,这一点,一直少有人涉及。先生曾经有几篇文章对此有过深刻评说,可惜未能尽言。在这部20集电视剧中,以形象说话,确有尽抒胸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