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生物教学学讲方式中实现问题生成思考.docVIP

关于在生物教学学讲方式中实现问题生成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在生物教学学讲方式中实现问题生成思考

关于在生物教学学讲方式中实现问题生成思考    一、问题提出    “学讲方式”是徐州市为在全市中小学更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推行“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的简称。其核心内容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    “学讲方式”的要点之一是“五学”,即自学、互学、问学、“教”学、悟学。组织学生“五学”的关键是在教师设置问题的引领下,引发学生认知冲突,逐渐将教学内容引向深入。但从实际操作结果来看,老师的最大困惑是学生没有问题的生成。没有问题,就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的思维可能就不能起步。老师在“学生的‘问题’都去哪啦”的感慨中,只能将“五学”简化,而教师又重新主宰课堂,“学讲方式”的落实也就大打折扣。    下面就如何让学生在“学讲方式”中生成有效问题并引发思维碰撞谈谈笔者的看法。    二、在“学讲方式”中学生问题生成少的原因    (一)问题设计不能真正启发学生的思考    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数量过多,导致问题充满课堂,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热情和时间;问题设计得太难,教师没能及时引路搭桥,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无从下手。    (二)过分强调预设或预设不充分    合理的预设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石,也是课堂教学的首要前提。但过分强调预设必然使课堂教学程式化,缺乏灵动,导致师生的个性张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但预设不充分,课堂教学将是“放羊式”的无序过程。    (三)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不到位    对于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教师没能进行及时、合理的点拨和引导,或者是教师的引导仅仅是结论性的给予和答案的告白,本应是对话式的课堂却转变为独白式,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四)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不足    实施“学讲方式”的前提之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但由于教师控制得太多,学生不能自主地质疑、提问和探究,很难合理表达并生发新的问题。另外,没有学生的活动设计或设计不合理,造成学生活动体验不足,也影响问题的深化和生成。    三、在“学讲方式”中引发学生问题生成的策略    (一)合理构建问题串,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生成问题    “学讲方式”对课堂提问的目的要求是,学生不但要会回答问题,更要会提出问题。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设计和实施课堂提问。合理的问题设计有助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学生产生心理困境的驱使下,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回忆和构建,引导学生对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让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意识。    根据教学目标,合理构建问题串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例如,在“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中,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串。    问题串一:(1)渗透作用进行时,蔗糖分子和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是否都通过半透膜?(2)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的通过数量一样吗?为什么?(3)漏斗的液面为什么不能无限上升?(4)如果用一纱布代替半透膜,结果会怎样?(5)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又会怎样?原因是什么?    拓展问题串二:(1)当漏斗液面高度不再升高时,如果在蔗糖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清水,我们可能会发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会不会一直持续下去?(2)如何应用渗透装置确定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    通过合理的问题串设计,使问题层层递进又不可分割,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可以逐步将知识内化,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识,又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能够提出有效的高水平的问题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合理进行课堂预设,让学生在有章可循中生成问题    教学预设是指教学预测与设计,教师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清晰、理性的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具有弹性和留白的特征。课堂预设的特点是目标明确、结构合理、操作性强。有学者认为,教学预设包括三个要素:(1)我们期望学生学习什么内容(教学目标)?(2)为达到预期目标,我们打算如何进行学习(教学策略、教学媒体)?(3)在这种学习时,我们如何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教学评价)?课堂预设表现在课前,是教师对课堂的设计和安排,可以体现在教案中;表现在课堂上,是课堂教学按照课前的设计和安排的具体实施,是课堂教学有序开展的保障;表现在结果上,是学生获得了预设性的发展。合理的预设可以让课堂更清晰和理性,也是课堂生成的基础。学生有章可循,思路清晰,真正理解了知识的内涵,才能生成问题。当然,在操作过程中,不能过分强调课前预设,否则会因为缺乏对好奇心的刺激,导致师生的个性张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比如,在“DNA的结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纸板、大头针和粗细适当的铁丝),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时,有的小组制作的模型没能按照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