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 马工程-第02章 审美活动经验.pptxVIP

美学原理 马工程-第02章 审美活动经验.pptx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审美活动经验 内容概要 第一节 审美经验的根源 第二节 审美心理结构与审美感受特性 第三节 审美心理要素 第四节 审美经验模式 第五节 审美经验的历史演变与文化差异 第一节 审美经验的根源 一、研究审美经验根源的方法论前提 二、审美活动的生理与心理基础 三 、审美经验的发生 四、审美经验的发展 一、研究审美经验根源的方法论前提 1.从审美意识探讨审美经验的根源。 从十八世纪英国经验派开始,西方美学历史性地转变了从审美对象中为审美寻找普遍依据标准的方向,而开始将审美的基础和准则转移至审美意识方面。 美之为美,不是由于审美意识反映了审美对象,而相反是由于审美对象适合了审美意识独特的感觉。 一、研究审美经验根源的方法论前提 2.从审美对象探讨审美经验的根源遇到的困难。 一方面,审美对象也不具有独立自足的根源,它归根结蒂纳入审美活动关系的本质中才能得到说明。另一方面,审美意识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与审美对象直接发生关系? 结论: 对审美经验根源的探讨,不可能局限于审美意识或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分裂格局,相反地,审美意识不可避免地要同审美对象一起纳入审美活动关系经验整体中探讨。 二、审美活动的生理与心理基础 感官的人化,为审美活动提供了生理和心理基础,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人所特有的感官特性,体现在以下三个基本方面: 1.概括性:人类的感官具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概括性。 2.联系性:这表现在各种感官不是互相隔绝而是互相沟通和互相补充,形成人类特有的“通感”。 3.创造性:是指感官凭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而超出具体的实际感觉对象,自由地扩充感受。 三 、 审美经验的发生 基于实践—劳动母体的审美活动关系(审美意识—审美对象)的发生起源。   原始人从尖石中直观到自己独特于动物的人的本质时,会油然产生一种快感,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那类“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审美意识。    上述过程,既是审美意识的发生起源过程,也同时是审美对象的发生起源过程。 三 、 审美经验的发生 “主客观统一说”把审美对象的产生归结为特定的主观意识与外界相应的物质属性结合,该理论的缺陷及其与实践论的审美关系同步起源说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1.应该把作为人类总体的审美意识与作为个别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区别开来。 2.有必要把发生学意义的美的创造与传播交流意义的美的欣赏区分开来。    一件艺术品作为审美对象,它的存在并不因个别欣赏主体的审美意识活动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蒙娜丽莎》不因失明者而消逝,因为它依然保持着与人类审美意识的对应联系而处在审美关系中。 四、审美经验的发展 1.生产劳动的分工状况制约规定着审美经验的分化独立状况。 2.上层建筑以及其它意识形态对审美意识的重要制约影响作用。 3.艺术对审美意识的巨大促进作用。 4.审美对象对审美意识的促进作用。 5.审美经验系统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互相促进作用。 审美经验系统包括审美感受、审美心理结构、审美态度、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形态。 第二节 审美心理结构与审美感受特性 一、 审美心理结构 二 、 审美积淀 三、审美感受特性 一、审美心理结构 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以实践为母体结成审美关系,双向发生、双向进展,又彼此促进。 实践论的审美关系起源观点中有两点需要注意: (1)基于实践而建立的审美关系具有客观规定性,这种客观规定性集中体现于结构性。 (2)内、外人化自然与审美关系两方面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对象由于基于同一实践母体,因而它们具有相称对应的性质。 二 、 审美积淀 何谓积淀?外在的社会生活结晶为内在的审美感受,宏观的人类历史沉积为微观的个体心理结构——这样一种内化的过程,称之为“积淀”。 审美积淀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全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创造都有关系。其中,尤以三种积淀方式为重要。 1. 生产积淀 2.以巫术为主的原始文化积淀 3. 以艺术为代表的日常文化积淀 结论:个体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与发育,乃是一种人类文化社会的、历史的、全面的哺育积淀过程。 三、审美感受特性 以生产劳动积淀为本源的审美积淀,必然同时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社会历史性地向审美心理结构的转化: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成为审美心理结构的内在构成方式,从而同时成为以审美心理结构为机制基础的审美感受的特性。 美感非认识而直觉地合规律性;美感非意志(意欲)而直觉地合目的性。 三、审美感受特性 爱因斯坦在评价科学史上著名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成功时认为,这在很太程度上要归功于迈克尔逊的“科学的艺术家的感触和手法,尤其是对于对称和形式的感觉”。 三、审美感受特性 对“美感非认识而直觉地合规律性;美感非意志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