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案例.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府信息公开案例

*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我爱陈哥 制定背景 2007年4月5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并颁发 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08年5月1日,以建设“阳光政府”、保障公民知情权为宗旨的、被称为“阳光法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最大的亮点,是将信息公开变成了政府的法定义务。这一根本转折显示了中国打造“阳光政府”的勇气,是继《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之后政府改革的“第三次重大革命”。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历史进程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初创时期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转型时期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稳定发展时期 为什么要制定《条例》?   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是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是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多次下发文件,部署、推动政务公开工作。   为了统一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强化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的责任,明确政府信息的公开范围,畅通政府信息的公开渠道,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和保障机制,国务院制定了《条例》。 条例制定的宗旨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 政府信息的含义 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第一,政府信息的产生者是行政机关。 第二,政府信息是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从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信息。 第三,政府信息的内容既包括其自身制作的信息,也包括其获取的信息。 第四,政府信息是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信息公开的主体 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承担着。公开信息是政府行政机关的责任,获取信息是公民的权利。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如地震局、气象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 电监会等,须服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 3. 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 如教育、供水、供电、供热、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公共交通、环保等单位。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基本原则 公开原则 平等原则 服务原则:特殊的原则,体现服务性 安全原则:安全和保密不是完全等同的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基本制度 1、政府信息的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 2、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制度 3、程序制度 4、政府信息可分割提供制度 5、监督保障制度 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制度 公开范围 (1)主动公开 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 (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 (二)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 (三)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 (四)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 备注: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均为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体 (2)依申请公开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国务院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 a.“特殊需要”的判定:切身利益标准,包括但不限于自身的生产、生活、科研需要,如为了在诉讼中主张权利,需要获取作为立案材料或证据的信息。 b.对“生产”、“生活”与“科研”的扩大解释(律师工作需要、媒体记者活动需要、一般公民的学习研究等) c.国务院不属于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主体 (3)不公开的情形 a.“三安全一稳定” ????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即敏感信息) 敏感信息:那些公开后会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带有明显的政治性、政策性,操作性不强,赋予行政机关过大的裁量空间。? 个人隐私尚未有法律文件对其予以界定。 b.秘密和隐私 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国家秘密绝对不公开,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相对不公开) 《保守国家秘密法》第2条:“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规定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重点公开的信息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还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乡镇人民政府 公开的方式和程序 公开的方式: 利用公共媒体: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 利用公共场所:档案馆、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