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者知识观探究学习立论基点.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参与者知识观探究学习立论基点

参与者知识观探究学习立论基点   [摘 要]探究学习理论的构建首先应当确立其相应的知识观基础。旁观者知识现与接受学习是一对合适的搭档,而参与者知识观则是探究学习的立论基点。参与者知识现源于对“确定性知识”的质疑,其基本要素――知识的不确定性、个体性、过程性以及建构性等为探究学习勾画了一幅合理的知识图景。   [关键词]接受学习 探究学习 旁观知识现 参与者知识观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4)04―0035―03   [作者简介]宁连华,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生(江苏南京 210097)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究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许多科目的课程标准几乎都将探究学习置于突出地位,无形中带动了探究学习理论研究的热潮。但研究人员在对探究学习的概念、特征及其运行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的同时,却似乎对探究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基础关注不够。而师生双方对知识的性质怎么看,很自然地影响到探究场所的角色互动。可以说,相应的知识观不仅是探究学习理论构建的前提性条件,而且是确保探究学习有效实施的基础性准备。   本文旨在对旁观者知识观及其学习理论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确立探究学习的立论基点――参与者知识观,并就此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思考。      一、旁观者知识观与接受学习      知识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也是教育学的一个焦点问题,历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围绕“怎样看待知识?”这一经典问题,历史上曾出现了几种影响颇为深远的知识观。源自柏拉图时代的理性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不同于纯粹感性认识所产生的个人意见或主观信念,而是来源于不可感觉的、独立于时间和空间之外的理念世界;凡真正的知识都是确定的、必然的,仅能为我们的理智所把握.秉承这一知识观,以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等为代表的哲学家将其进一步发展为具有绝对权威的理性知识观。但是,随着“知识就是力量”的宣言,这种理性主义知识观一统天下的格局开始动摇,科学开始成为知识的典范。知识不再是纯理性的推演,而是经验世界里观察与实验的结果。这就是以培根、洛克、贝克莱、休谟等为代表的经验主义知识观,认为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可证实的或可证伪的,是对外界事物真实的反映。   无论是理性主义知识观还是经验主义知识观,其显著的共同特征就是追求客观的真理或规律。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和中立性等确定性特点,使得认识过程成为与求知者本人无关的活动。要获得知识意味着必须把主体所有的观念“悬置”起来,以一种冷静的、旁观的、超然物外的观察者、分析者的身份,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把握、认识事物。这其实就是一种旁观者式的知识观。   在这种旁观者知识观的视野里,求知者只要求接受既定的知识,而不必介入个人的见解。反映在教育上,即认为教学知识是一种客观的知识,是外在于教师与学生的客观存在,教育者的目的就是传递这些知识,学习者只需以一种旁观者的身份设法接受这些知识就行了。这种外塑论的观点把知识看成是由外部输入的,追求的是一种记诵和储备的“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教学观。传授知识、接受学习与教师控制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教育图景。   接受学习似乎与中国儒家文化传承下的教育环境具有更大的亲和力。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证据便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思想早就传入我国,可始终难以在学校里形成气候;而布鲁姆的略具“接受学习”色彩的“掌握学习理论”一经介绍进来,就很快风靡于校园。出现这一现象的内在因素是值得深思的,似乎可以作出这样的解释:旁观者知识观在师生的认识里已经根深蒂固,“发现学习”根本就不具备赖以生长的知识观基础,在需要更新知识观的教学举措里,匆忙介入其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一粒种子有合适的土壤才能发芽,一个学习理论建立在恰当的知识观基础之上才能产生高效率。旁观者知识观和接受学习可以说是一对合适的“搭档”,而旁观者知识观与探究学习则不会成为理想的“盟友”。因此,要变革学习方式,使探究学习的意义得以有效彰显,就应当从旁观者知识观的视野里走出来,去寻求探究学习的知识观基础――参与者知识观,这才是探究学习的立论基点。      二、参与者知识观对“确定性知识”的质疑      近代以来,随着进化论、相对论、量子力学、模糊原理等科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开始倾向于认为知识是流变的、不确定的,与个人的参与、个人的探究、个人的见解密切相关。杜威得科学风气之先,从其实用主义哲学观出发,对知识观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清理与反思,认为“知识决不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它既是一个探究过程的结果,又是一个探究过程的起点,它始终有待于再考察、再检验、再证实,如同人们始终会遇到新的、不明确的、困难的情境一样”。在杜威眼里,除了过程和探究,知识是没有意义的。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