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ARM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设计与研制
基于ARM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设计与研制
摘 要:针对冲击性负荷对电能计量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RM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利用标准表对所研制设备的检测误差进行测量,并应用于京沪高速铁路华苑变电所完成实测。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相较于传统电能质量监测具有精度高和实时性强等优点,并且对提高电能计量设备的便携性,以及降低设备能耗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电能质量 ARM 远程通信
中图分类号:TM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2(b)-0001-03
Abstract: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impact load on the electric network, a design solution for the power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ARM which has the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high performance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is system design mainly includes hardware and software. The measuring error of the developed equipment is tested with a standard instrument, and also is applied in Huayuan substation of Beijing-Shanghai high speed railway.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 solution proposed has the advantages of the high precision and real-time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onitoring methods. Also the portability of the electric energy measuring equipment is enhanced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s reduced, which hav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Key Words:Power quality; ARM; Telecommunication
近年来高速铁路以其节能、环保、高效、安全、舒适、快捷、准时等特点已成为世界铁路的新潮流。电力机车作为大功率单相整流负荷,对于三相对称的电力系统供电将产生三相不平衡的谐波电流和基波负序电流注入系统,引起公共连接点母线的谐波电流、谐波电压、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等多项电能质量指标超标,严重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经济、稳定运行[1-2]。然而,传统电能表以及回路状态检测设备缺乏实时性,再加之高速铁路的间歇性负荷特点,使传统电能计量方法无法实现[3-4]。
本文介绍了基于STM32F103的电能计量与远程通讯功能的监测设备设计方案,充分利用STM32丰富的片上资源,在提高测量精度的同时也增强了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最后,对该监测设备的检测误差进行测试,并应用于京??高速铁路华苑变电所实测。
1 系统硬件设计
整个系统的构成(如图1所示),被测量的三相交流电压和电流由传感器输出后经信号处理后进入微控制单元,实现电压、电流、功率和频率等电能指标的计算[5],并通过485和GPRS的通讯方式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交换。
1.1 测量电路
传统测试设备大多采用基于磁耦合方式的电流互感器采集二次回路电流,而由电流互感器感应得到的电流信号需转换成电压信号才能进行测量或者模数转换。本文选用仪表放大器AD623(如图2所示)对电阻两端电压进行放大,即将电流转换信号为电压信号后,由放大器将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具有较好的随增益增大而增大的交流共模抑制比,进而保持较小的误差。
1.2 模数转换
采集到的信号需经过模数转换电路,再进入微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由于涉及三相电压与电流,故选用亚德诺公司的AD7609 A/D转换芯片,具有8路同步采样差分输入,18位电荷再分配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较为灵活的数字滤波方式,以及高速串行和并行接口。
1.3 CPU
选用ST公司的STM32F103VET6作为数字信号处理器,具有运算速度快、处理能力强、接口丰富、功耗低等优点,适用于该便携式监测设备。其内核为ARM的Cortex-M3 32位RIS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