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何人不起故园情监利人杂志创刊三周年综述
何人不起故园情
??——《监利人》杂志创刊三周年综述
安 频
身为监利人,在外地介绍自己时,一般来说,我们会告知对方,我是荆州人,这是接了《三国演义》的“地气”,因为天下人都知道三国故事,并有三分之一的故事发生在荆州。也有老乡为了图简便,说自己家住洪湖岸边,这就和歌剧《洪湖赤卫队》搭上了界,使别人一下子就知道我们家乡的方位。
彼此熟悉之后,才会慢慢地告诉对方,我的家乡是监利,是九八抗洪时最重要的防守地段。然后再把伍子胥传说,屈原往事,还有周老嘴湘鄂西红色旧址等等,一古脑儿搬出。大家这才明白,我们的家园监利,是鱼米之乡,历史名人的故里,土地革命的摇篮,富饶的人间福地。
经过这样一番解释,确实绕了很大一个弯子,让说的人与听的人也很是费劲。
好了!今天,你可以自豪地告知对方,在全国县级刊物中,有一本杂志叫《监利人》。蕴涵着家乡浓情的《监利人》,也浓缩了监利的历史、文化、发展和传奇。
????楚风卷起兮亦久远
监利文化是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唯楚有才”一词就源自清代帝师、监利人王柏心的真实经历。光阴荏苒,岁月如白驹过隙。在三湘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多重滋养下,我们监利人文化本质,究竟有多大的含金量?如何告诉那些尚不熟悉监利这方水土的朋友们,让他们一眼就能发现监利在这个地球上的精确位置,这个地方的风物传说以及特有的贡献?相信《监利人》杂志会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探秘监利的渴望和期待……
在《监利史话》里,呈现了三国时代的许多地名。在毛市地界,就有赤壁之战曹操败走的华容道、放曹坡。元末昏庸无道,柘木陈友谅举起抗元大旗,一路攻城掠地,席卷中原大地,在监利留下数不胜数的历史地理故事,像桥市因果寺的传说,网市铁庙的来历。早在战国时期,屈原行吟监利留下的多个遗址,就有座落在半路堤的三闾大夫庙,荒湖的离湖读骚旧址。这些历史人物雁过留痕,他们的英雄壮举,让我们知道了这里的山名,水名,楼名,村名,湖名,桥名,庙名。历史带走了过往,像风沙吹过原野,留下的只有满目疮痍和厚重的萧瑟。《红色记忆》中,苏区故事是监利人耳熟能详的,可是一想,再过N年,我们的子孙是否还知道发生在这里的红色风暴?尽管在我们的文章里,作了许多抢救性的记录保护,可县治容城,原来是个什么模样,现在又添加了什么内容?《穿越小城数年的沧桑》,把监利城关前后几十年的变化,做了绵绵不断的铺垫,使读者对容城有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认知。 每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物产和美食。在《家乡物产》里,我们熟悉的团子、豆皮、顶糕、腊肉炒藜蒿,都一一呈上,再把家乡的贡猪、贡米、荷叶茶、藕带(藕稍)和特香的柴笋子,都变成文字,让家乡的物产走出县门、远走四方。《印象监利》中,把乡村的新貌,小镇的崛起,城市的繁盛,都作了真实的记载。《图说监利》,使老百姓在新与旧的视觉对比中,从内心深处体会幸福的感觉。“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这是监利籍的游子们,回答朋友问话的无奈之语。《游子风采》就是让家乡人分享“监利游子”令人瞩目的成就。纵然远隔千山万水,循着乡音,那熟悉的监利话,我们总是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最美是乡音,最愁是乡情。有老家人来看望自己,他们的心情,除了激动,还是激动。人不亲土亲,三五句拉家常的话,大伙的心,是热了又热,跳的频率也快了许多。《监利人》如星星点灯,给远方的游子照亮回家的路。
《百姓百味》与《地方故事》,让监利人看天时、接地气、聚人脉。每段故事里,告诉我们身边发生的新闻旧事,名人逸闻。《深入调查》反映监利民计民生。《本刊特稿》讲究时效,把发生在监利的重大新闻,第一时间传递给读者。《代表典范》报道监利各界人大代表的先进事迹。《民风民俗》呈现监利先祖留给我们的灿烂文明。有的风俗习惯,已经离我们远去,而有的民俗,却成为了值得庆祝的法定节假日。《五月五,龙船下水打烂鼓》,就是每逢端午节时我们对屈子最哀伤的祭奠,对他忧国忧民情怀的追思怀远。而《卷首语》是一本书的眉眼,即我们平时所谓“开卷有益”的有益之作,让读者从第一眼开始就手不释卷,恰如故人重逢,格外亲切,是《监利人》永远的坚持。
最能够反映时事民情的,就是《西门听涛》了。它把监利读者内心之所想,与政府近期之所为,都作了切实的反映。这个栏目每期的文章,所提的问题,都很尖锐很敏感。可是在政治刻度的把握上,却很有分寸,起到了诉民思、顺民情、解民难的及时沟通效果,为政府与老百姓之间搭起了一道连心桥。
??? ? 乡土人文兮续前缘 《文艺广角》与《文苑拾萃》,使爱好写作的人,有了一个共同交流与展示的平台。没有出彩的舞台,又怎么可能发挥超群脱俗的才能?在《监利人》发表文章,不讲学历资历,不论贫穷富贵,讲究的只是以诗文质量取胜。本刊作者高凤华在他的作品中,就谈到了人与人相会、相信、相知,是个缘份。他说的是佛言,也是俗言,绝非一家之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