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计算机网络对抗僵尸网络研究与进展
基于计算机网络对抗僵尸网络研究与进展
(1.安庆师范学院 安徽 安庆 246003; 2.安阳工学院 河南 安阳 455000; 3.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 桂林 541004;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100083)
摘 要:阐述僵尸网络的研究状况,给出其基本定义、结构和实现过程。通过Agobot实例分析,提出将僵尸网络纳入计算机网络对抗体系之中的观点。基于计算机网络对抗理论抽象出整个僵尸网络的概念模型,对模型中功能的实现进行探讨。指出僵尸网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安全; 僵尸网络; 僵尸工具; 计算机网络对抗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3695(2009)05-1621-04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Botnet based on computer network operations
ZHOU Jia??jun??1 WANG Ting??ting??2 WEI Gang??3 LI Xiao??jian????3,4??
(1.Anqing Teachers College AnqingAnhui246003 China; 2.Anyang Institute Technology Anyang Henan 455000 China; 3.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4 China; 4.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expatiate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Botnet gave the basic definition framework and realization process. Analyzed the instance of Botnet and brought forward the viewpoint that took Botnet into computer network operations. Abstracted the conception model of Botnet based on computer network operations theory discussed the function of the model. At last pointed out some questions and gave the more suggestion on the Botnet research.
Key words:network security; Botnet; bot; computer network operations (CNO)
0 引言??
随着网络系统应用及复杂性的增加,僵尸网络成为网络系统安全的重要威胁。在网络环境下,多样化的传播途径和复杂的应用环境使僵尸网络迅速发展并趋于完善。僵尸网络成为计算机网络对抗研究的首要课题,它集中体现了近年来计算机网络威胁的新特征,预示着计算机网络威胁新的发展趋势。??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僵尸网络[1,2]在近年才开始被人们关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93年,在IRC聊天网络中出现了bot程序――Eggdrop,它作为IRC聊天网络中的智能程序,能够自动执行防止频道被滥用、管理权限、记录频道事件等一系列功能,从而帮助用户更加方便地使用IRC聊天网络。随之,黑客也受到了这些良性bot工具的启发,开始编写恶意bot工具对大量的受害主机进行控制,利用它们的资源以达到恶意目标。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概念的成熟,出现了大量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工具,如TFN、TFN2K、Trinoo。攻击者通过这些工具掌握大量的bot主机,发动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而这些bot主机构成了bot网络的雏形。1999年在第8届DEFCON年会上发布的SubSeven 2.1开始使用IRC协议构建攻击者对bot主机的控制信道,也成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bot程序。之后,使用IRC协议的bot程序大规模出现,如GTBot、Sdbot等,也使得IRCbot网络成为主流。2003年之后,黑客开始将bot程序与蠕虫的主动传播技术相结合,编写出能够快速构建大规模bot网络的工具。著名的有2004年爆发的Agobot、Gaobot和rBot/Spybot。而同年出现的Phatbot则在Agobot的基础上,开始使用P2P协议构建控制信道[3,4]。由于bo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