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叙事取向探究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叙事取向探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叙事研究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兴起,其道德教育魅力也逐渐被一些学者重视起来。本文从叙事的角度来审视当前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指出道德叙事为道德教育开拓了一条方式上的新途径,探讨了道德议事缺失的表现及道德叙事的误区,进而提出高校德育必须回归生活,叙事主体必须回归多元化,叙事内容必须回归知识和经验的统一。高校道德教育形式向叙事的方向转化,必将为道德教育带来一个新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叙事道德叙事 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0)01―0107―03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叙事取向
叙事原本是个文学中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的几位课程学者将叙事研究引入了教育领域。教育叙事以“教学故事”、“课程故事”的方式走进课程与教学研究,并不断地渗透到各个不同的领域。因此,近年来中国有学者把叙事的方法引入到了道德教育中,并认为叙事是当前道德教育方式的一种走向。道德叙事,就是指叙事主体描述自我或他人的道德故事,通过对道德生活事件的表达关注人们既有的道德经验,从而获得对道德的理解。因此,它所致力的不再是抽象的、普遍的道德规范的灌输和约束,而是更加关注人们道德经验的存在意义,在充分尊重个体生活现实的基础上,通过故事、口述、日记、访谈、自传等多种形式的叙事,来逼近人们的道德生活本身。道德叙事强调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希望直接呈现生活故事的内在情节,而不以抽象的概念压制生活的情趣,让叙事者自己说话或让历史印记自己显露出它的意义。
道德叙事作为道德教育的存在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回顾人类的道德教育活动,东西方最早的道德教育活动方式就是讲故事。从儒家经典到蒙学读物,从家训家书到成语典故,从戏曲唱本到神话传说,在历代的各种文献资料记录中随处都可以捕捉到道德叙事的影子。如《三字经》、《颜氏家训’等,还有故事图画《二十四孝图说》。戏曲唱本《劈山救母》,以及流传至今的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美德典故“孔融让梨”、求学故事“凿壁偷光”等。而远在西方早期的教育中,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奥古斯丁的《忏悔录》等,都是以叙事的方式在阐释人生的真谛。而当代美国著名教育家贝内特曾主持编写了一部风靡全球的《美德书》,书中没有严肃、抽象的说教,而是采用孩子们乐意倾听的小童话、小寓言、小故事、小诗歌来叙述九种基本美德。正如麦金太尔所言,每个民族在其古代都是以“讲故事”为主要的道德教育方式。法国著名哲学家保罗?利科曾说:“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新描述世界的模式。不管是传记性的或虚构的,故事给我们提供了生活的意义和归属……故事的结构给我们提供了想像、陈述和隐喻,让我们在道德上产生共鸣,促进我们对他人、世界和自己的认识。”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或读着许许多多的故事长大的,并且通过这许许多多的故事形成了自己为人处世的价值和规范。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的优点,实现与传统的对话。
道德叙事研究本身不排除“游戏”和美感的成分。但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帮助教师、学生或研究者自己有所发展、有所提升,而不是满足于叙事本身的生动或“好玩”。加拿大学者M,Connelly和J,Clandinin指出,叙事研究不仅仅是讲故事和写故事,而在于“重述和重写那些能够导致觉醒和变迁的教师和学生的故事,以引起教师实践的变革”。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成长。
二、道德叙事的缺失影响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
道德叙事曾经是中西方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然而近些年随着知识观的转型,道德叙事似乎被高等学校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所遗忘。人们常常过分依赖道德知识与理论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日常道德生活和道德体验。从某种意义上看,道德知识与理论似乎在寻求一种普遍意义的、精确的真理,寻求一种广泛的理性技术、工具,追求以快捷的方式为学生的道德成长开出有效的处方。结果却导致道德教育转向于对脱离生活世界的教条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灌输与说教,不再将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置于具体生活情景中,追求干巴巴的普遍道德观念,强调知识性传授,而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和生命力。
在理论灌输的“缝隙中”夹带一些道德故事,也试图以科学化、精确化的语言来描述道德教育的事实,或者把道德教育领域的叙事知识以客观逻辑化的语言形态来建构,然而却导致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被抽空、沥干为单一图景、单一价值观,个体的日常道德修养被强行纳入到某种宏大的社会历史目标中,忽视了学生的内在体验与感悟,从而使得学生的道德生活、审美生活乃至整个精神生活需要都不能得到满足。从而道德实践也就会出现两种不同趋向的脱离实际:一种是形式主义或教条主义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船舶股份合作协议范本(优质文档)6篇.docx VIP
- 民间美术美术课件.pptx VIP
- 中考数学总复习45 微专题 二次函数综合题 学案(含答案).pdf VIP
- 公司标杆管理培训课件(发布版).pdf VIP
- 院前急救调度员培训实施方案.docx
- 冬季停工期间安全防护措施与应急预案.docx VIP
- 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_学习情境5_电气主接线的倒闸操作_《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学习情景5-电气主接线的倒闸操作-项目2_确定电气主接线方案.ppt
- 2020年全国Ⅱ卷英语高考真题(附答案).doc VIP
- 医学课件-心肺复苏-【共55张PPT】.pptx VIP
- 哥达纲领批判-原文.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