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荣-结晶学与矿物学.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作者:李胜荣等编著出版时间:2008前言一篇结晶学基础一章晶体与晶体的基本性质第二章晶体生长模型与面角守恒定律第三章晶体的测量与投影第四章晶体的外部对称第五章晶体定向与晶体符号第六章单形与聚形第七章晶体的规则连生第八章晶体结构第九章晶体化学第二篇矿物学第十章矿物与矿物学的发展趋势第十一章矿物的形态

结晶学与矿物学 (校对稿) 本书具知识产权,仅供学习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二○○七年九月 1 结晶学与矿物学 第一章 矿物及矿物学 一、矿物和矿物学的概念 矿物(mineral)是由地质作用或宇宙作用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在一定的物 理化学条件下相对稳定的天然结晶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是岩石和矿石的基本组成单位。 矿物的概念要注意三个方面:1、来源于地球或宇宙,2 、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相对稳定但又可在一小 的范围内变化,3、岩石和矿石的基本组成单位。 矿物通常以天然结晶质无机物为主,液体和气体均不在现代矿物之列。而像蛋白石、水锆石等极少数 天然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的非晶态的单质或化合物,则称为准矿物(mineraloid) 。经过漫长的地质 时代,准矿物有自发地向结晶态的矿物转变的必然趋势。 矿物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及其他天体的物质组成及演化规律的地质基础学科。 具体地,矿物学(mineralogy)是研究矿物(包括准矿物) 的成分、结构、形态、性质、成因、产状、用途 和它们相互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矿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和变化的历史的科学,它为地质学的其他分 支学科及材料科学等应用科学在理论上和应用上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与依据。 显然,矿物学是地质科学和一些应用科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二、矿物学发展简况 矿物学是一门很古老的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长期生产实践的结果。早在我国史前的旧石器时 代,人们即开始认识了矿物和岩石,并用来制作生产工具(石器)和装饰品。 图 11-1 古代人们用矿物作器具 世界上比较系统描述矿物原料的最早著作应首推我国春秋末战国初(即公元前475 年) 的《山海经》,比 西方的《似金属论》、《石头论》等问世要早得多,且内容更丰富。明代李时珍的医药专著《本草纲目》(1596 年)全面可靠地描述了 38 种药用矿物的成分、形态、性质、鉴定特征、产状、产地及药用等;而战国时期(公 元前 475 年—公元前 221 年) 的《管子.地数》中之“管子六条”则系最早揭示矿物共生的客观规律及自然界 中某些有用矿产的指示矿物,是成因矿物学(genetic mineralogy) 的萌芽思想之一。德国人阿格里科拉 (Georgius Agricola)在著作《论矿物的起源》(1556 年) 中首先将矿物与岩石分开,并引入“矿物”这个名词。 2 图 11-2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自 19 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矿物学得到迅速发展,曾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革。   首先是 1857 年偏光显微镜的问世以及化学分析及晶体测角等方法的应用,开始对矿物的化学成分,几何 形态、物理和化学性质、产状等进行系统研究,极大地推动了矿物学的发展,形成独立的学科,导致了矿 物学的第一次变革。这期间的代表作是美国丹纳(J.D.Dana)的《描述矿物学》(1837~1892 年,第 1~6 版) 。 由于 1895 年伦琴(Rontgen)发现了 X 射线,1912 年劳埃(Max Von Laue)将 X 射线成功地应用于矿物晶体结 构分析,认识到矿物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物理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开辟了现代矿物学的晶体化学 (crystallochemistry)方向,使矿物学发生了第二次变革,为矿物的晶体化学分类奠定了基础。 图 11-3 X 射线对矿物晶体结构的衍射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物理化学理论和热力学相平衡理论开始被引入矿物学领域,用以探讨矿物的形 成、稳定和变化的条件,促进了矿物成因的研究,从根本上摆脱了矿物学纯表面现象的描述状态,实现了 矿物学上的第三次变革。 60 年代以来,由于一系列现代测试技术(如电子光学和激光测试技术、各种波谱学技术) 、高温超高压 实验技术、量热实验手段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同时进一步全面运用现代固体物理学、量

文档评论(0)

ok123soo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