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山游牧圈与绿洲圈融合分析
天山游牧圈与绿洲圈融合分析
【摘 要】 天山作为亚洲中部最大的一座山脉和古代西域地区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历史价值。本文以松田寿男的《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一书为视角,探讨了独特的地理特征与历史价值,认为天山的存在并不仅是一道地理意义上的山脉,在历史上更重要的意义是游牧圈和绿洲圈两种不同生态圈的混沌地带之所在。
【关键词】 天山;特征;价值;游牧文化;绿洲文明;生活圈;历史地理学
松田寿男(Matsuda Hisao,1903-1983)日本著名东方学者。擅长中西交通史、中亚史、西域史。祖籍熊本县,出生在东京。毕生致力于西域史、中西交通史及中亚史等研究,著述甚丰,为日本中亚史、西域史学界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突破了前人仅从地理、民族学和语言学研究其历史的局限性,进而从经济方面探讨。他把这一地区放在“干燥的亚洲”世界里,侧重研究历史地理和经济史,提出该地区历史发展的基本因素为连结亚洲东西两方的中转商业。《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出版于1956年,是集松田寿男先生多年研究内陆亚细亚成果之大成的一部巨著,对于研究内陆亚细亚史的学者,特别是对于研究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地理的学者有着巨大的参考。本书围绕着天山山脉详尽的介绍了汉唐时期天山南北的地貌生态以及对一些譬如且弥、蒲类、卑陆等国家,乌孙、柔然、高车等民族进行了文化生态和地理生态等方面的考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精辟的意见。笔者通过读这本书,受益颇多,但带来最多方面感触的当属丝绸之路给西域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就此谈一谈对商贸中的西域的一些看法。
天山位于新疆的中部,被视为是南北新疆的分界线,对于整个西域来说,天山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天山分为北天山、中天山、南天山,这里既是南北新疆的地理分界线,又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因此,有学者认为天山是整个新疆的精华的所在。在《天山地图》当中,胡文康认为:中天山的特点包含了许多的山间盆地,包括伊犁盆地、昭苏盆地、巩乃斯盆地、大小尤尔都斯盆地、焉耆盆地、吐鲁番盆地和哈密盆地等代表了新疆精华的盆地,是天山富庶的象征。[1]裕勒都斯河谷、钠林河谷更是成为了丰美的草场和肥沃的耕地并存的地带。因此,天山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分界线。拉特摩尔将长城作为两种不同生活圈的分界线,他认为长城是“政治上所认定的明确的边界,却被历史的起伏推广成一个广阔的边缘地带”。[2]书中松田先生就是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上,将天山视为长城的延伸线,“也就是说这座广大的山脉,混合有北部草原和南部绿洲的双重色彩,应当把它看做是呈现出所谓中间色彩的界线”。[3]要知道作为游牧民而言,观念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去界定他们的游牧范围,即使是在中国内部,长城也并不是界限分明的一条界线。更不必说在概念更为模糊的天山地区了。这里与其说是“分界线”,倒不如说是两种文明的缓冲地带。松田先生在书中介绍了唐代安西四镇的四次变迁,这一点不是恰恰可以说明这一界限的模糊性么?“从新疆的沙漠、绿洲、戈壁、河流、高山、草原、湖泊、冰川等形成了多样化的空间形成了巨大的地理落差。天山山脉就如一道巨大的索带将这些地理空间联系起来, 天山作为新疆的地理重心, 就是这幅历史画轴的‘轴心’”。[4]由于游牧生活的不稳定性和丝绸之路的商贸,使得天山山脉成为了游牧和绿洲两种不同生活圈的混合地带,在这里两种生活圈互通有无实现了共生。
一、天山山脉的特殊性
在前文当中,提到了天山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天山山脉作为亚洲中部最大的一座山脉,[5]在地理生态上,天然的将新疆一分为二,南北疆也因各自生态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农耕和游牧两个截然不同的生活圈,因此如何去理解天山,跳出中国王朝史的叙述框架,建立从天山看西域的视角是我们做边疆研究的关键。
松田先生在书中将亚洲分为湿润亚洲、森林亚洲和干燥亚洲三个部分。[6]而天山山脉就是干燥亚洲的一个重要地理标志。由于西域独特的生态环境,决定了水的重要性,也正是因为水,导致了天山在整个新疆地区能够冠之以“天”姓。也正是因为充足的水源,可以在天山中的盆地孕育出譬如蒲类国、伊吾州等一大批西域文明。此为天山特殊性之一。
作为北疆的游牧文明与南疆的绿洲文明缓冲区,天山地区会有更多的机会去汲取来自于两种不同生活圈的精华,因此在散落于天山山脉中的大小盆地从来没有出现过被哪种文明独占的现象,二者似乎在这里这里达到了一种共生的状态,这一点在下文中将会做详细的阐述。此为天山特殊性之二。
丝绸之路对于西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西域的内部游牧民需要定居者提供的粮食、布匹和手工制品,农耕文明需要放牧者的牛羊、毛皮和奶制品。而天山地区,成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途径。这种商贸导致了天山地区的富足,也使这一地区成为历史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